“電力鐵軍”奮戰在建設一線。惠州日報記者譚琳 通訊員陳麗莎 攝
初夏五月,滿目新翠,戰鼓催人。5月8日,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廣東受端交流配套工程(惠州段)投產。后續烏東德電站配套其他工程建設完成后,來自云南境內金沙江的清潔水電將輸送到廣東惠州,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為我市新增一個500千伏主網電源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龍門博羅惠城等縣(區)將迎來充沛電能
金沙江,我國重要的水電基地之一。經過多年梯級開發利用,奔騰的水流被轉化成電能,源源不斷為千家萬戶送去光明。
烏東德水電站位于金沙江下游,裝機容量達1020萬千瓦,是我國第四座、世界第七座跨入千萬千瓦級行列的水電站,預計下月底投產發電。
電站發出的電能經過線路傳輸,最終到達目的地。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就承擔著這項任務。1489公里的銀線,將烏東德的水電源源不斷輸送到廣東、廣西,滿足當地用電需求。
充分高效利用水能資源,是促進能源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踐行綠色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該工程是電力行業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重大行動,在規劃、設計、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工程建成后,將分別為廣東、廣西每年增送200億、120億千瓦時電量。對于惠州而言,龍門、博羅、惠城等縣(區)將迎來充沛電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用電需求。
政府全力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項目如期投產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是國家大氣污染防治行動重點項目,也是廣東省和南方電網公司今年重點投產項目。在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嚴重沖擊的形勢下,特高壓被列入我國七大領域的新基建,特高壓更是支撐其他領域建設的關鍵。
根據規劃,該工程今年底投產送電,輸送容量為800萬千瓦,年送電量超過320億千瓦時,相當于減少煤炭消耗92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450萬噸,有效促進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使南方區域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生態環境更美。
烏東德電站送電廣東廣西特高壓多端直流示范工程被稱為世界級工程,因為工程創造了4項世界第一:世界容量最大的特高壓多端直流輸電工程、世界首個特高壓多端混合直流工程、世界首個特高壓柔性直流換流站工程、世界首個具備架空線路直流故障自清除能力的柔性直流輸電工程。
作為大項目的重要一環,我市沿線縣(區)鄉鎮及建設單位全力推進惠州段項目建設,市、縣、鎮聯動協調,服務項目用地、設計、報批報審等相關工作,在疫情期間,聯動克服多個復工難點,為項目如期推進創造了良好條件。據悉,該工程新建500千伏線路310余公里,新建鐵塔321基,去年8月開工建設,從開工至貫通投產歷時281天。
“感謝惠州各級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全心全力優化營商環境換來了惠州供電局史上最大投資項目如期投產。”南方電網廣東惠州供電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惠州供電將繼續發揮電力先行官作用,加強與政府部門協作,提前做好建設規劃和謀劃,切實保障生活生產用電,助力地方經濟快速發展。
據悉,今年惠州供電局加大電網供電電源和輸電線路建設,計劃建成6座220千伏、18座110千伏變電站,惠及全市7縣(區),整體提高惠州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同時大大提高電網抵御自然災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