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8日),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電網規劃人員衛煒手里拿著一份規劃圖,其中在錢江世紀城亞運村區域試點的高彈性電網規劃令人眼前一亮。
這是衛煒為未來五年蕭山電網發展繪制的藍圖。

隨著蕭山快速發展,全社會用電負荷持續抬升,第二產業比例高,第三產業、居民用電比例持續增長。這也給電網帶來了用電負荷峰谷差大,電網設備與負荷需要匹配度有待提升等煩惱。
為了解決這個煩惱,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率先將能源互聯網形態下的多元融合高彈性電網建設融入電網規劃這一源頭。
和以往不同的是,高彈性電網將會為電網賦予更多“進化”的能力。
國網杭州市蕭山區供電公司在電網規劃中創新引入了“負荷時間軸”模式,利用“網上電網”數據集成功能,對不同業態性質用戶按照負荷增長習慣進行細分,通過大數據分析形成從用電申請到未來某個時間點的負荷曲線,從性質、容量、時間軸三個維度規劃用戶彈性接入方法。
同時,運用大型開關站,實現片區掛接容量融通提升,實現用戶彈性接入,根據用戶負荷增長匹配供電裕度,降低電網冗余,盤活電網資源。從而實現了電網靈活轉化、高效進化的能力,更好的保障電網建設與用戶負荷同步發展,讓變電站間隔資源、線路廊道資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我們將立足規劃的前瞻性、全局性和創新性,使電網規劃與區域規劃、產業布局‘牽手’,加速落地和有效發揮高彈性電網的實踐和作用,進一步提升蕭山區域供電保障能力和電網利用效率。”該公司發展建設部負責人付冠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