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電網企業的三大責任,開展電網綜合整治是根本。從2月19日開始,國網江西撫州市東鄉區供電公司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推進電網綜合整治,通過從整治高投訴風險、高跳閘線路入手,精準施策。截至5月26日,撫州市東鄉區供電連續3個月實現零投訴,10千伏跳閘次數減少41次,同比下降57%,綜合線損同比下降0.75個百分點,為全區重點行業、重點工程項目100%復工復產做好了電力保障,電網綜合整治給供用雙方帶來雙贏效應。
從“單一電源”到“互供互倒”
優化電網的結構,開展配網改造精準立項,是東鄉區供電公司電網綜合整治的關鍵。
珀干鄉是東鄉區與余江縣交界的鄉鎮,供電戶數 6000余戶,整個鄉鎮由10千伏筆村線單一供電,線路迂回嚴重,故障頻發,常常整個鄉鎮全停電。
在電網綜合整治中,東鄉區公司將珀干鄉電網改造列入農網改造重點項目。春節過后,公司對該鄉鎮配電網進行綜合改造,將珀干鄉單一電源供電優化為3條10千伏線路供電,3條線路分別由2個變電站出線,形成互供互倒模式。
在配網改造停電施工中,珀干鄉政府向全鄉鎮居民發布停電通告,并給施工一線的供電員工送來慰問品,該鄉鎮人大主任鄧快榮幾次來到施工現場,看望供電員工。
從“疲于搶修”到“故障研判”
2020年3月31日,雷雨大風天氣,10千伏東風線一天內跳閘4次,試送3次,從早上6點到晚上12點,運維班員工疲于查找故障點、疲于搶修。看到員工疲憊不堪的狀況,分管生產的副經理羅雪良十分清楚,線路“以搶代維”安全、投訴風險大,故障精準研判才能精準施策。
第二天一大早,羅雪良副經理帶著運維班人員全線查找故障,一趟走下來,主線路沒有發現直接影響線路正常運行缺陷。當巡到位于電源末端支線的潤邦現代農業示范園,企業電工告知,萬畝魚塘增氧用電時,昨天幾次開關一送電,變壓器就停電了,企業損失不小。大家立即查看企業用電設備,發現空氣開關生銹并有水滴覆蓋,進一步檢查空氣開關箱,發現封堵不嚴,內有積水,下雨內部就會出現三相短路,加之變壓器各種保護不完善,常因此引起10千伏線路越級跳閘。羅雪良立即與企業負責人溝通,告知更換開關及電纜分支箱可解決企業生產用電問題。一個月后,該企業老板向羅雪良打來電話感謝:“問題已經解決,供電公司幫助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這一由用戶產權故障擴大至主線路越級跳閘故障的成功整治,成為東鄉公司電網綜合整治的典型案例。該公司開展同類問題排查,先后發現共性問題7個,4月30日,新龍花苑住宅小區低壓設備隱患整改完成,其余6個小區治理排上6月份綜合整治計劃。
從用戶“不滿意”到“送錦旗”
2019年6月,東鄉區公司對供電所管理的10千伏線路進行考核。王橋供電所管理的10千伏松林線線損高達6.5%以上,一個月損失電量超3萬度。位于該線路末端的劉家排石料有限公司由于電壓低,大型用電設備啟動困難,企業對供電質量不滿意。
這讓王橋供電所管理層坐不住了。今年春節過后,陸青山所長立即將這一隱患放在電網綜合治理的首位。4月12日、13日,供電所組織20名員工義務為劉家排石料有限公司自有產權段線路進行改造。改造后,低電壓一直制約生產的現象不再發生,改造后3300千伏安容量足以保障滿負荷復工復產。5月25日,該企業負責人將寫有“供電服務 似寒冬里暖陽 如風雪中送碳”的錦旗,送到了東鄉區公司經理朱凱的手中。
王橋供電所所長陸青山也算出了一筆賬,該用戶線路改造后,年均減少電量損失11萬余度,可挽回電費損失7萬余元。以前雷雨大風天氣,供電員工都是嚴陣以待,隨時做好搶修準備。今年5月6日、16日,東鄉出現雷雨大風強對流天氣,10千伏松林線經受了惡劣天氣考驗。
3個月的電網綜合整治攻堅戰,東鄉區公司對安全隱患、群眾反映強烈、供電能力不足、頻繁停電等問題全面梳理排查,發現問題220個,通過對線路通道的砍青、更換瓷瓶、老舊隔離閘、跌落保險、加裝避雷器、更換絕緣導線等措施,截至5月26日,已改造182個,東鄉公司已將持續開展電網常態化綜合整治作為履行“三個責任”的主抓手。(樂珺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