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5日,國網和田供電公司施工人員在220千伏和波21901線路進行施工作業(資料圖)。孫文龍攝
“現在好了,用電正常了,冷庫可以正常使用,蔬菜不愁沒地方儲存了,還能賣一個好價錢!”8月26日,和田縣塔瓦庫勒鄉卡爾墩村村民楊明輝表達了他的興奮之情。
楊明輝在村里種植了8畝蔬菜,村里電網升級改造前,因為種植品種單一,一年種植蔬菜的收入只有2萬多元。自從村里的電網升級改造后,他調整了種植結構,也用上了冷庫,再也不擔心蔬菜爛在地里了。僅種植蔬菜一項,他每年的收入至少在5萬元以上,比以前增加了一倍多。
據了解,塔瓦庫勒鄉卡爾墩村178戶村民以種植蔬菜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由于以前沒有儲存設施,種植的蔬菜不易存放,直接影響了村民的收成。為了發展鄉村經濟,增加村民收入,2017年當地政府實施了冷庫建設項目。
由于之前村里沒有產業,加之村民家用電器比較少,一臺50千伏安的變壓器就滿足了村民的生產生活用電需求。但隨著村里扶貧產業的相繼落戶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尤其是冷庫建成后,該村的用電負荷急劇上升,出現了供電不足的問題,在用電高峰時段更為明顯。這不但影響了冷庫的正常使用,也讓像楊明輝一樣的種植戶苦惱。
2017年6月25日,隨著國網和田縣供電公司農村電網改造的施工人員來到村里,楊明輝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工程項目負責人告訴他,村里的電網改造升級后,可以滿足村民的用電需求。
國網和田縣供電公司發展建設部主任張濤介紹,在卡爾墩村新裝兩臺200千伏安變壓器,改造后變壓器容量達到400千伏安,戶均容量達到2.24千伏安/戶,電壓合格率達到99.97%,供電可靠性提高至99.88%,供電質量顯著提高,極大滿足了村民的用電需求。
卡爾墩村的變化只是和田地區農村電網建設改造的一個縮影。“十三五”以來,國網和田供電公司在電網建設改造上的投資達到51.59億元,是“十二五”期間電網建設投資的2.37倍。“十三五”期間,和田地區電網建設項目共計1636個。其中,220千伏項目7個,投資8.4億元;110千伏項目21個,投資7.22億元;35千伏及以下項目1608個,投資35.97億元。通過積極實施電網建設改造,全地區農村電網由220千伏上升到750千伏。農村戶均配變容量由2016年的1.01千伏安/戶,提升至2019年的2.0千伏安/戶,提前一年達到國家規定戶均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戶的標準。
電網供電能力的提升,極大促進了地區經濟增長,解決了影響鄉村經濟發展的供電瓶頸問題,農牧民對電力需求的“獲得感”顯著增強。
國網和田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副主任張小安介紹,下一步,公司將根據地區及各縣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因地制宜制定電網改造升級規劃。據悉,“十四五”期間,和田220千伏及以下電網建設規劃投資達35.46億元,將使各級電網網架更加堅強,以確保經濟社會中長期發展和“煤改電”設備接入的負荷需求,全力服務和田地區“十四五”社會經濟發展和鄉村振興用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