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國民用用電所使用的電壓大體有兩種,即100~130V,220~240V。前者如美國、日本,以注重安全為主;后者如中國、歐洲,以注重經濟效率為主。各有各的好處!

不過我倒是覺得美國的電氣工程師們最苦逼,哈哈!你們看下面,電氣設計在線教學狄老師。
美國市電電壓是110V,使用110V/60Hz交流電的原因還是要從交、直流大戰的那兩位大神說起。
在電能使用的早期階段中,愛迪生首先在美國推廣110V電壓的直流電(其實直流電能耗少,比交流電安全)。

后來,特斯拉發明了三相的240V交流電,但出于當時電氣技術水平的限制,為用電安全考慮,又把電壓降低到了110V,并最終在某公司的資助下,推廣其交流電體系成為了美國的供電標準。
又因為美國采用的是英制單位(12進制),為計算方便,標準頻率確定為 60Hz。
商用交流電大獲成功之后,歐洲迅速引進了交流發電、配電技術。歐洲均使用公制單位(10進制),為計算方便,將頻率改為了 50Hz。
后因110V電壓較低,同功率下,比220V時電流大,用銅多,電網傳輸損耗較大,所以當時處于歐洲壟斷地位的德國 AEG 主導將電壓規格改為了220V。此電壓規格是 110V 的 2 倍,技術改造相對最簡單,于是在歐洲國家就形成了220V/50Hz的交流電網標準。

二戰后歐洲還沒有太多的電力設施和用電設備,所以這次改變成本并不是很大。
而美國就苦逼了,也曾考慮過要改用220V來提供市電,畢竟110V太耗銅和能源了,但是隨著家庭中適配110V電壓的家用電器增多,已經錯過了最佳時機。如果強行更改電壓規格,不僅會淘汰大量現役電器和設備造成巨大浪費,也會激起民怨。
最后妥協的方案是:220V電力進入家庭后再分為110V來給大部分電器供電,像電爐、電烘干機等大功率電器則用220V。而工業用電又為227V/480V/60Hz。

所以說,美國的電氣工程師們要處理的工作量會相對較多些。不過,當出現單相接觸故障電壓時,系統的預期接觸電壓會低于50V,從防人身電擊方面來說,110V電壓要好,用電更安全。
電網規劃中什么是“N-1”安全供電準則?漲知識了!
為什么電壓kV:k要小寫,V要大寫?不少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原因!
零基礎如何學習建筑電氣設計?10年的從業經驗分享,讓你不再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