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弱鳥先飛,爭創“小而優”的業績
墾利公司始終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并作為一種目標追求,自我加壓、自我找差,推動工作由治“表”轉向治“本”,持續推動各項工作走前列。“當前,全省縣區公司呈現‘追兵在跑,標兵在飛’的趨勢,我們要有‘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進取精神,奮力爭當走在全省前列的示范縣公司。”墾利公司總經理劉新衛在“質效提升年”啟動會上如是說。
說了就算、定了就干。公司以問題為導向,把國網戰略“規劃圖”變成落地墾利的“施工圖”,成立質效提升小組,分管領導掛帥,專業部門牽頭,基層班組主攻,梳理編制問題清單16項,任務清單25項,指標提升清單22項,設立一體化網站專欄,編發“攻堅·奮斗榜”6期、時評文章7篇,星級供電所創建典型經驗入選省公司市縣一體化第一批15項示范案例。以解決指標背后問題為發力點,優化“供電所吹哨 專業來報到”機制,公司辦公室統一受理、督辦,建立隊伍建設、服務投訴、配網薄弱、黨建質量等 8 類“吹哨單”、41 項問題清單,開展“降投訴、降停電、降線損”三大攻堅行動,下發弱勢指標攻堅預警表50期,解決問題60余項,千戶投訴率連續兩年零失分,五個供電所線損綜合排名進入全市前10名,永安供電所獲評全省首批線損管理示范供電所,實現從“追指標”到“強基礎”的轉變。

全力以“復”,開拓“小而強”的市場
墾利轄區內化工、機械等企業相對較多,受“新冠”疫情影響較大,電量增長相對疲軟,電費回收存在較大風險。“面對今年不利的環境,我們要主動適應疫情常態化,堅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發展”,堅決啃下難解決的“硬骨頭”,確保營銷農電工作大滿貫。”這是副總經理李成給營銷農電專業定下的目標。
牢固樹立“幫助客戶就是幫助自己”的理念,認真貫徹省市公司十項護航舉措,開展“四進”大走訪活動,累計走訪9491戶。落實降電價等優惠政策,減少客戶電費支出2948.70萬元。推進“陽光業擴”,實行“跨部門、跨專業、跨層級”聯席會議制度,建立重點項目超前服務檔案,爭取配套電網項目資金1091萬元,實行“南延北擴”的市場開拓思路,接管客戶27戶、9000余千伏安,增供電量約1300萬千瓦時,完成了“企業等電用”到“等企業用電”的轉變。積極開展“供電+能效服務”,組建生產、營銷等專家團隊,從企業用電數據、負荷特點、運行容量等方面多維度調研,出具用戶側設備“診斷報告”,常態開展重要用戶安全檢查,整改設備隱患13處,完成了從“對設備負責”到“對用戶負責”的轉變。截止12月18日,累計售電量20.2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0%,電費回收率100%,綜合能源收入1752萬年元,電動汽車充點電全市率先實現城鄉全覆蓋。

換位思考,打造“小而精”的服務
墾利公司深入思考“為了誰、依靠誰”和“誰幫誰、誰謝誰”,以當好“電小二”的姿態,創新開展向客戶贈送錦旗,感謝客戶對公司服務的肯定和支持,是公司供電服務以客戶為中心的重要轉折點。客戶走訪成為常態化,支部下沉社區,主動對接網格員、社區居民,與客戶搭建起“連心橋”。拓展便民服務方式,推廣“網上國網”超3萬戶,提前三個月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網上辦電率達到99.9%,實現了由“入戶入心”到“入戶暖心”的轉變。堅持把惠民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對9649戶實施“欠費不停供、免收違約金”,推廣“轉供電費碼”900余次,建立非95598電話臺賬,持續提高客戶滿意度。
地處黃河下游,力爭工作上游。公司堅持“敢與強的比、敢同快的賽、敢向高處攀”,積極向省內三家縣公司學習臺區經理管理經驗,優化臺區經理績效和退出管理制度,實行定員定編和綜合考評,拉開供電所之間、臺區經理之間收入差距,樹立“干與不干,干好干壞不一樣”的業績導向,對3位“零工單 零投訴”的臺區經理給予5000元獎勵,激發員工干事活力。借助“放管服”改革,在全市率先成立供電服務指揮中心,對公司營銷服務、供電所指標數據和異動問題實行一體化精準管理,讓“數據多跑路,基層少跑腿”,提升管理效率和質量。
看似尋常最崎嶇、成如容易卻艱辛。2020年,墾利公司在省市公司的堅強領導下,以“創最好、立新功”為目標,崇尚“斗爭、擔當、進取、實干”精神,心無旁騖夯基礎,持之以恒抓落實,用扎扎實實的業績踐行“‘墾’定辦好 ‘利’爭最好”的承諾,在國網戰略落地實踐中展現了墾利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