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行碳中和債券能源企業名單匯總!碳中和債券怎么買?
中電傳媒記者 張媛媛
“雙碳”目標倒逼我國能源轉型大幅提速,也成為能源企業綠色發展的“指揮棒”。從2月至今,能源企業通過發行碳中和債券,以獲得向低碳轉型、發展低碳產業的中長期資金,為減碳進程保駕護航。
能源企業是發行“碳中和債券”的主力軍
碳中和債券,全名碳中和綠色債券,是指募集資金專項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項目的債務融資工具,是綠色債券中的一個具體類別。
“作為一種綠色債券子品種,以及碳減排項目的市場化融資工具,相對于一般綠色債券,碳中和債券的準入目錄更為聚焦,專用于具有碳減排效益的綠色環保項目,比如清潔能源、清潔交通、綠色建筑、林業碳匯等。”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
能源企業為什么要發行“碳中和債券”?
能源領域碳排放總量大,是實現碳減排目標的關鍵。推進能源轉型,實現“雙碳”目標是有成本的,需要大量投資。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綠色金融和氣候政策”高級別研討會上指出,預計2030年前,我國碳減排需每年投入2.2萬億元;2030-2060年,需每年投入3.9萬億元。
吳琦表示:“要實現這些投入,單靠政府資金是遠遠不夠的,需引導和激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有12家能源企業發行了碳中和債券,分別為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雅礱江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其中,福建福清核電有限公司是核電行業第一家發行“碳中和”綠色公司債券的企業。記者梳理相關資料發現,12家能源企業發行的碳中和債券募投項目因地制宜,資金用途側重不同。
此外,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國電電力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陜西煤業化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還于日前發行首批可持續發展掛鉤債券。
普通人可通過債券基金參與投資
“從已發行債券來看,碳中和債券比相同期限普通債券利率較低。比如,國家電網公司發行的碳中和債期限2年,募集資金50億元,票面利率僅為3.26%,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碳減排的成本。”吳琦指出,“發行碳中和債券對于緩解能源企業綠色環保項目融資難題,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有著積極意義。”
那么,普通人能買碳中和債嗎?
根據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發布的《關于明確碳中和債相關機制的通知》,碳中和債作為一種債券,具有投資周期長、收益平穩等特點。通過債券,發行人(可以是企業、銀行、政府等)向社會募集資金,同時承諾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約定條件償還本金。
碳中和債面對銀行間債券市場,投資周期較長,投資者以機構為主。作為普通投資者,銀行間債券市場門檻太高,但可以通過債券基金間接參與。
此外,《關于明確碳中和債相關機制的通知》要求發行人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出具評估認證報告,專業定量測算碳減排等預期環境效益;披露定量測算環境效益、測算方法及效果、碳減排計劃;相關發行企業需要每半年披露募集資金使用情況、綠色低碳項目進展以及定量的碳減排等環境效益數值。
吳琦表示:“目前,碳中和債的發行主體都是信用資質較好的央企、國企,實力雄厚,違約風險較低,評級相對較高,基本都在AAA級。”如此看來,碳中和債有三重保險,一是有專業的第三方機構把關項目情況,二是資金使用透明度高,三是投資者可清晰了解碳減排等預期環境效益,公信度很高。
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主任馬駿強調,未來,應該進一步明確碳中和項目邊界,完善綠色金融標準,加強國際合作,推動中歐可持續金融標準的一致化。同時,要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尤其是與投資項目的碳排放相關的信息和金融機構的碳足跡,在首批碳中和債的基礎上,加快其他領域與降低碳足跡相關的金融產品創新,支持實體經濟實現“雙碳”目標。
(部分參考資料來源:《中國證券報》、各能源企業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