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電(曹妤)陽春三月,重慶市巴南區二圣鎮集體村春意盎然,呈現出一幅春日美景:300畝油菜花乘著春陽悄然綻放,構成一片花的海洋,一派鄉村田園景象。
曾經的“留守村”因發展產業和旅游一躍成為“明星村”。隨著產業規模擴大和外來游客漸多,集體村電力供應面臨著極大的壓力。
為打通農村供電服務“最后100米”,3月9日,國網重慶市南供電公司在集體村打造的“電力驛站”投用,該“電力驛站”也是全市首個數智化鄉村“電力驛站”。驛站設有業務咨詢辦理、鄉村智慧能源監控平臺、多功能服務三大功能區,網格經理每周定期駐點辦公,為二圣鎮集體村9.8平方公里,1071戶客戶提供一站式電力服務,實現辦電不出村社。
鄉村智慧能源監控平臺以入戶電表作為前端信息收集器,將數據傳回電力驛站后,通過智能分析,能精準實現故障預警,支撐網格經理開展主動搶修。同時,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實現“鄉村旅游+經濟作物種植+民宿農家樂+個體小商業+居民”五位一體的用能監控,形成用戶用電行為畫像,可輔助政府職能部門在疫情防控、留守老人照料、農業生產、綠色出行等方面開展分析決策。
“電力驛站”不遠處,一平米見方的微型氣象監測站正在實時“管護”著近萬畝梨園。據介紹,監測站利用光伏發電,可實現對種植業環境的自動控制和智能化管理。除此之外,隨處可見的光伏新能量汽車充電站,也為鄉村智慧農業和低碳出行的發展做好了技術支撐。
不僅如此,為發展茶產業,市南供電還在重慶茶業集團基地推廣電烘干技術,推動現代農業園區電氣化升級。電力有了保障,他們的重慶沱茶生產車間炒茶工藝由以前燒柴火炒,升級為“二圣電炒茶”工藝,生產力得到了提高。
今年,該公司將持續打造鄉村電氣示范點,在更多的鄉村布點“電力驛站”,幫助村民實現辦電不出村,用電力大數據輔助地方政府持續開展鄉村振興,建設更多“美麗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