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腹地,汩汩清流從格拉丹冬雪山蜿蜒而出,沿三江源一路向南,之后折向東方……
金沙江,這條占據了長江三分之一長度的河流,自商代就有淘金者的身影,是我國最早開發的江河之一。今天她正為沿途的超級水電工程提供不竭的動力,構筑起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
伴隨河流奔騰的,是無數立于山巔、谷地、荒野的鐵塔和在其間“穿針引線”的云端電網。它們跨越千山萬水,將清潔電能源源不斷地送向四面八方。那一頭,城市里燈光璀璨,工廠里機器轟鳴,千家萬戶華燈初上;這一頭,“西電東送”的建設者們扎根高山密林,在風雪里默默耕耘、揮汗如雨。
超越 向電力“珠峰”攀登
孟春時節,大涼山腹地突然下了一場大雪,正在建設中的布拖±800千伏特高壓換流站,一夜間披上了銀裝。
這個換流站是全球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項目——白鶴灘水電站水電外送的送端起點,按計劃將在今年6月完工,承擔“西電東送”的任務。
雖然站區積起了40厘米的雪,但換流站內依然機器轟鳴。連日來,負責電氣設備安裝項目的國網四川電力送變電建設公司的張鳴鏑和同事,一直在零下10攝氏度的低溫下,忍著缺氧和嚴寒清除覆冰、堅持施工。這一幕,是送變電人的日常。
換流站設備昂貴,一個換流閥閥塔價值達3000萬元,作業精確度為毫米級,可謂真正的“失之毫厘,謬以千里”。
張鳴鏑還記得2016年夏天,在新疆天山換流站的那次無比困難的檢修。通常情況下,更換套管都是在閥廳外進行,那天卻漫天風沙。一旦沙塵進到閥廳,將破壞設備環境,造成不可逆的影響。但如果在閥廳內作業,空間過于狹小,無塵化大噸位電動起重機械無法施展拳腳;使用柴油式吊車的話,又不可避免尾氣的污染。
思前想后,他們從家用抽油煙機上找到了靈感——將風機抽風速率和吊車排氣速率設置為一致,吊車產生的尾氣迅速引至戶外。經此一役,他們成功研發出“雙排管離心式軸流風機車輛尾氣排放裝置”,并申請了國家專利。
特高壓輸電技術是世界電力的珠穆朗瑪峰。近年來,隨著一系列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我國在特高壓輸電領域實現了從“沒有路”到“領頭跑”的飛躍,特高壓電網建設全面鋪開。
從220千伏到500千伏,再到±800千伏……送變電人既是建設者,也是歷史的見證者。
破膽 只管往前走就是了
無論是線路建設還是運行維護、檢修,既需要技能,還需要體力和膽量。
冬季的二郎山,四川甘谷地至蜀州500千伏線路改接工程緊張進行。作為四川超高壓骨干電網建設項目之一,工程的改接線路總長約99.8千米,沿途地形起伏巨大,地質災害頻發,最高施工海拔達3100米,塔基坡度陡峭,施工需要“戰天斗地”。
“戰天”要克服常年的陰雨和大霧,“斗地”要克服溶洞、堅石、浮土。站在地上抬頭一望,許多工人正懸浮在頭頂的高空中作業。
正在參與項目驗收的李興宇也曾經巡過線。“人一走到導線上,晃動就開始了,遇到檔距大的導線,人就像在半空飄蕩。”他說。第一次爬上20米的塔,腿是軟的,他寸步不離地跟著師傅,師傅腳踩在哪,他就跟著踩在哪,“一抬頭,感覺天都在轉”。第一次爬上80多米,他突然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這是送變電人說的“破膽”:“腳下模糊看不清,只管往前走就是了。”
有一次在大崗山水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鄒忠旋和同事們背著帳篷在深山的積雪上行走,夜里寒風呼嘯,8個人擠在帳篷里瑟瑟發抖。害怕大家失溫的隊長一再叮囑大家再累都不能睡著,他們聊天、相互鼓勁,熬過這輩子最長的一夜。
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無人機已經廣泛應用在線路巡檢中,安全性和效率大大提高,但這只是讓發現問題更加便捷,要解決問題很多時候依然得靠人力。
暖心 有一個話題關于家
一度電從金沙江下游的向家壩水電站送出,到點亮一盞上海市的電燈,需要走過2個換流站,一系列升壓和降壓的變電站,穿越1900多千米的“電力高速公路”,完成這一過程只需要不到1秒。
但對于送變電人來說,把電送向遠方的旅程,一走便是半生。
2021年11月,筆者曾在二郎山與工人們促膝長談。他們說,早已習慣在孤獨的長夜里坐在黑暗中,聽風吟數繁星。
“假如明天下山了你最想干什么?”有人問道。
“回家!”大家異口同聲地回答。
每當開啟關于家的話題,便越聊越安靜,總有人會偷偷抹眼淚。
常年在外奔波,那些與家人未達成的旅行、沒能兌現的承諾、錯過的重要時刻,是每個送變電人難以言說的痛。
鄒忠旋一直覺得,這輩子對妻子的虧欠永遠沒法彌補。兒子出生前臍帶繞頸,得知消息時他還在德寶(德陽-寶雞)直流線路上忙碌,趕到醫院時,身上還粘著從山上帶下來的刺果果。
對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漢王澤貴來說,未能送母親最后一程,是心里永遠的遺憾。2004年5月12日,雷波電站二回線路導線出現故障,他帶隊進山搶修,鏖戰兩天兩夜,終于排除故障。一出山剛有信號,他就接到家里的電話,母親在頭天去世了。
無數身在荒涼處時難以訴說的虧欠和孤獨,化為了短暫相聚時的濃濃柔情。家人的理解為他們披上了鎧甲。一看到電視上有鐵塔,鄒忠旋的兒子會驕傲地告訴所有人“那是爸爸工作的地方”。王澤貴的妻子也從不吝惜告訴別人,丈夫在雪地上寫下的情話。
如果一顆衛星從萬米高空俯瞰地球,定能在東經73度至東經135度之間入夜時,看到一片璀璨的燈海,以東部和南部尤為明亮。那片區域的西部有一片高高隆起的陸地,有奔騰的大江大河,有無盡的深山密林。那里還有一群默默奉獻的人,年復一年,將光亮送向四面八方,靈魂也發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