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千伏古峨5733線2號桿大號側附近有吊車施工,距離較近,請你們立即前往現場制止”,5月2日,蕪湖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人員在值班期間,借助通道可視化裝置,發現一處電力外破事件風險。
相關人員隨即通過輸電全景管控平臺系統向屬地群眾護線員指派隱患處理任務,屬地群眾護線員立即趕往現場,第一時間制止了吊車線下施工作業,從發現風險到完成處置,用時不到30分鐘。相關工作的實施,避免了500千伏古峨5733線的跳閘事故,保障了三山經開區數百家企業和數萬百姓的用電。
蕪湖市灣沚區供電公司人員正在開展“網格化”屬地輸電線路巡視。趙晶晶 供圖
這是2022年“五一”小長假期間,蕪湖供電公司輸電專業人員通過“1+1+3”數字化巡檢模式,安全、精準開展輸電線路通道隱患排查與治理,全天候保障蕪湖地區線路安全運行的典型案例。
“早自3月24日繁昌突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我們就發現,因疫情防控需要,道路和村莊封閉管理,給輸電線路運維工作帶來很大困難和挑戰。”蕪湖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主任祁建懷說。
祁建懷介紹,不僅如此,2021年12月以來,蕪湖供電公司陸續接收了超特高壓線路25回1201.96公里,如果還是依靠傳統運維方式,無論是巡視質量還是應急能力等方面,都難以滿足電網安全運維需求。
針對上述情況,蕪湖供電公司輸電運檢中心黨支部組織黨員技術骨干2022年起精心研究,結合數字化運維技術模式,創新打造了適應常態疫情防控工作的“空天網”數字化巡檢模式,所謂的“空”,即預設空間數字航線,利用無人機開展線路高空自主巡檢;所謂的“天”,即運用線路通道可視化在線監控裝置,對部分重點線路開展全天候24小時值班巡視;所謂的“網”,即結合人員駐點分布、線路通道分布等特性,將專業巡線、屬地護線、群眾護線人員按照“網格化”運維模式,重新調整巡視策略,實施區域聯防和協同聯控。
蕪湖市灣沚區公司輸電專業人員正在利用無人機開展輸電線路通道屬地巡視工作。趙晶晶 供圖
實踐證明,“空天網”數字化巡檢模式不僅有效緩解了蕪湖供電公司巡視人員緊缺的問題,實現了“機器代人”的目的,也充分強化了屬地人員在護線方面的作用,緩解了疫情防控對于線路跨區巡視的影響。
以“五一”小長假保電為例,在蕪湖供電公司輸電專業人員開展線路常規巡視的同時,數架無人機也正對部分通道環境不佳、人員難以到達的線路開展空中巡檢。幾乎同一時間,在蕪湖供電公司輸電線路監控中心,兩位工作人員緊盯輸電全景管控平臺系統,對隱患點、“三跨”等重要區域進行不間斷巡視。
截至目前,蕪湖供電公司已經設定了空間數字航線85條,涉及9條重要輸電線路15公里;累計加裝線路通道可視化在線監控裝置1250臺,涉及16條重要輸電線路453公里;對70位專業巡線人員,45位屬地護線,43位群眾護線人員巡視作業方式進行了優化整合,初步設立巡視護線網格32塊。
蕪湖供電公司輸電全景管控平臺開展視頻巡視,確保假期主網安全可靠運行。劉永江 供圖
自3月份中旬至5月4日,蕪湖供電公司通過“空天網”數字化巡檢模式累計排查、消除隱患點35處,及時發現輸電線路保護區內新增施工隱患7處、火災8起、鳥巢拖掛21處、漂浮物11處、勸離線下釣魚人員176人次,線下施工32處。“五一”小長假期間,蕪湖供電公司所轄線路保持安全穩定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