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晚,儲能龍頭派能科技出手,擬斥資50億元加碼鋰電池儲能項目。記者注意到,儲能賽道內“內卷”嚴重,今年一季度以來10余家企業競爭公布擴產計劃,總金額達千億元級別。
截至5月11日午間收盤,派能科技漲4.87%。
又有龍頭公司布局 擬投資50億元建基地
5月10日晚,派能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肥西縣人民政府在合肥市簽訂框架協議,公司擬投資50億元在合肥市肥西縣建設10GWh鋰電池研發制造基地項目。
按照計劃,項目將分兩期建設,每期建設5GWh電芯和系統組裝生產線及相關配套設施。其中一期計劃2022年開工,2024年建成投產。
值得一提的是,該框架協議是雙方對于派能科技在肥西縣投資的意向性安排,對雙方不具備約束力。雙方同意,基于框架協議將進行深入地溝通和談判,并最終以簽署正式的《投資合作協議》為準。因此,該協議預計對派能科技2022年度業績預計不構成重大影響,對未來年度經營業績的影響需根據具體項目的推進和實施情況而定。
資料顯示,派能科技是行業領先的鋰電池儲能系統供應商,主營業務為磷酸鐵鋰電芯、模組和儲能電池系統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賽道“內卷”競爭 企業爭相擴產
作為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重要一環,新型儲能行業正迎來戰略機遇期。今年以來,儲能賽道競爭“內卷”嚴重,企業間掀起一波競相擴產潮。
據中國儲能網統計,2022年一季度共有12家企業公布儲能項目投擴產計劃,總投資金額達千億元級別。其中,寶豐集團投資金額最大,3月18日,寶豐集團200GWh鋰離子儲能全產業鏈項目正式開工,該項目總投資692億元。中創新航也不落后,今年一季度在儲能領域頻頻出手。1月先后于廣州、江門各投資200億元,分別規劃儲能基地項目。3月,與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人民政府舉行儲能基地項目簽約儀式,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00億元。其余如億緯鋰能、陽光電源、欣旺達等公司也各有動作。
儲能集成商業績集體飄紅 但發展挑戰不小
廠商紛紛宣布自身的擴產計劃,背后是儲能市場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時至5月,上市公司年報期已經結束。從各大企業發布的年報來看,整個儲能行業2021年也迎來蓬勃發展。記者梳理了上海電氣、陽光電源、派能科技、南都電源、科士達、上能電氣、智光電氣、華自科技、猛獅等9家儲能集成商相關上市公司的年報業績,數據顯示,上述公司營收均實現了正向增長,其中多家公司在儲能領域實現超100%的業績增速。
對此,業內人士指出,儲能行業機遇與挑戰同在。一方面,儲能對安全性、可靠性具有更高的要求,給入局者設立了門檻。另一方面,縱覽全球,大部分儲能項目仍需依靠政策補貼才能實現較高的經濟性,若后期全球范圍內補貼退坡,儲能的經濟性將有較大波動。此外,由于儲能系統集成牽扯的領域過多,對入局企業而言有著較高的門檻。但目前系統集成商普遍缺乏話語權,導致行業付款條件差,企業需要足夠的資金來維持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