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是出色的空中旅行家,孤雁長距離飛行面臨諸多風險,因此它們往往千百成群,以筆直的飛行路線不懼艱難,直抵終點。結伴而行的根源在于熱情十足的大雁能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并在雁陣中體現不離不棄的仁者之心。團隊協作能力是群雁的優勢,朝著相同的方向,雁陣中的氣流助力飛行,節省氣力。華為伙伴暨開發者大會2022繼承團結、協作、奮斗、共贏的宗旨,以“因聚而生,為你所能”為主題, 于6月15日盛大開幕。
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指出:“華為與伙伴合作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利益為紐帶、以誠信為基礎、以規則為保障。伙伴能賺到錢才會長期與華為合作。我們的責任與利益邊界要清晰、明確,可衡量、可管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的雙贏。”
搶占“雙碳”先機
面對“雙碳”目標,持續把新能源占比逐漸提高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推向新的發展階段,是行業當下最大的挑戰。其中數字技術賦能電網生產系統、高效智能的輸電巡檢技術及安全低碳的智能電廠數字化平臺是三大關鍵核心技術。
6月16日,智慧電力分論壇匯聚行業專家、學者共聚一堂,探討了如何通過數字技術為雙碳戰略注入新動力。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電力數字化軍團CEO孫福友在致辭中以“擁抱行業機遇,共筑電力數字新動力”為主題,強調與伙伴共生共贏是華為商業成功的基石。
今年3月30日,華為成立了電力數字化軍團,這意味著未來5年、10年、20年,華為的資源將源源不斷的聚焦電力行業,壓強投入。
孫福友指出:“軍團化改革的目的就是要縮短客戶需求,以解決方案產品開發與維護之間的連接,快速打通,簡潔的傳遞過程,減少傳遞中的誤導。軍團橫向快速整合資源,讓華為相關產品方案聯合伙伴更高效地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縱向縮短管理鏈條,讓研發更直接了解行業客戶需求,更準確地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與伙伴共生共贏是我們商業成功的基石。”
今年,除了大家熟悉的光、數通、計算、存儲等產品和云服務之外,電力數字化軍團的業務范圍又增加了芯片和終端。電力數字化軍團將持續聚焦解決電力行業數字化領域關鍵挑戰,整合華為大平臺的技術和研發資源,如海思、2012實驗室的強大研發保障和前瞻性力量,攜手生態伙伴提供包括芯片、終端、云等ICT基礎設施和服務。
“電力數字化軍團依托華為云管邊端協同的ICT基礎設施技術優勢,聚焦智慧發電、智慧輸電、智慧變電和智慧能源服務,基于平臺加生態戰略,做深做透,共同為客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讓我們與生態伙伴共筑數字新動力,促進整個生態圈的協同發展,合作共贏,為電力行業打造數字新引擎。”孫福友強調道。
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CEO 孫福友
圍繞三大關鍵核心技術的創新
“十四五”期間,國家電網公司加速數字化轉型,發布《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綱要》,加快推進數字新基建企業中臺建設,為公司各單位各專業的數字化建設指引了方向,提供了轉型路徑。
據國家電網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數字換流建設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劉思源介紹,國網設備部全面推進國網特色國際領先的現代設備管理體系構建,加快推進設備智能化升級,管理數字化轉型,并打造新一代設備資產精益管理系統,賦能直流設備管理數字化轉型。直流處緊緊把握數據資源、數字技術、數字生態三個數字化轉型要素,打造面向未來發展的具有場景孿生,云邊協同,生態開放特征的直流設備管理,數字化發展體系。
國家電網經濟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數字換流站建設技術委員會秘書長 劉思源
她介紹道:“我們在換流站內選用了華為超融合服務器,搭建可信可控、架構靈活、性能強大的數字化底座平臺,支撐站內視頻監視、三維呈現、數據分析等多樣化應用。與華為聯合打造開放共享的應用生態,建設應用商店實現數字換流站應用的集中管理、遠程升級、運維監控。
隨著數字化建設不斷深入,直流專業將以高質量的場景孿生,云邊協同生態開放的數字化建設,支撐實現設備狀態掌控能力、直流運營績效、產業活力的三個提升。”
目前,星火架構已經打造了統一的直流云邊協同的架構,實現了數據、算法、應用三大協同。此外,華為還根據自己多年運營商現場交付、運維的經驗,為換流站提供了現場作業管控平臺ISDP,將現場作業數字化,使現場作業可管可控,有效降低了事故發生的概率。
據悉,華為正在與國家電網、許繼集團、南瑞集團等客戶及伙伴一起,推進23個國網數字換流站系列標準。
在輸電線路巡檢場景中,工作人員面臨設備功耗大,數據回傳及時難,近40%的鐵塔區域,無線無網絡信號覆蓋,設備種類多等挑戰。
據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迪慶供電局輸電管理所經理楊旭介紹:“經過前期縝密的考察和探討,迪慶供電局選擇了華為自組網輸電智能巡檢解決方案。項目利用無線自組網和長距微波回傳相結合的通信技術,解決了輸電線路無通信覆蓋的難題,擺脫了依靠租用公網實現通信的瓶頸。”
云南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迪慶供電局 輸電管理所經理 楊旭
通過“以智慧之眼感知萬物”的項目實踐,楊旭總結項目的關鍵價值是,解決了廣覆蓋的問題,提高了巡檢的效率,運行更可靠,運維更簡單。
據悉,現在通過設置預置位快速進行巡檢,設置巡航可以自動在固定時間間隔對多個預置位進行定時掃描記錄,更及時發現線路風險隱患,更智能的保障線路安全。
在星火架構加持下的輸電線路巡檢場景方案中,供電企業可以通過云端協同和人工智能技術,打造電力鐵塔的智能中心,守護好每條輸電線路。通過塔側設備標準化、規格系列化,實現易上塔安裝、遠程維護。同時邊緣智能終端促使設備運行功耗下降80%。人工智能算法在云端不斷訓練,促使隱患識別率達到85%以上,守護輸電通道安全。
近年來,中國華能集團正在一步步向高質量發展轉變。華能智慧電廠基于工業互聯網為架構。在示范項目中采購了華為的FusionCube平臺,并且在當中集成了綜合布線,網絡信息安全和相應的5G技術。
據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智能發電部技術開發所所長王林介紹:“FusionCube為我們提供了高效可靠的超融合的基礎設施。該平臺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開放可擴展的系統,具備計算、存儲、網絡融合為一體的一個硬件功能,提供了高性能高可靠運維簡單的功能平臺。”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發電部技術開發所所長 王林
據悉,智慧電廠下一步的工作計劃要從兩個方面去考慮。第一是鯤鵬的適配的規劃,第二是基于鯤鵬的常設變案源的實驗平臺的搭建。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電力數字化軍團研發總裁王麗彪評價:“星火架構是業界推薦架構,面向電力行業海量站點硬件七國八制,基礎軟件類型和版本五花八門,集團系統分散建設,部署模式不規范,統一升級管理困難等挑戰,通過創新的一體化架構體系,實現技術架構一致性管控、業務應用協同與集成、運維管理協同,保障業務流程數字化,通過技術架構實現落地的一致,實現業務集約化、集控化,集團側專業化、平臺化,站點邊緣算力化、標準化、系列化”。
華為電力數字化軍團研發總裁 王麗彪
目前,星火架構已經開始在電力行業全場景中進行適配試點,在發電、輸電、變電、零碳和綜能場景逐步落地。通過應用智能數據及運維,云邊協同,實現端到端無人化少人化,集團側的平臺化專業化。
跳出以上三大關鍵核心技術的應用場景,不難發現,華為伙伴暨開發者大會,就是集合伙伴和開發者的群力,發揮雁陣優勢,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奮進,協作共贏的大會。
數字化時代,有挑戰,更有機遇。面對充滿機會的新時代,華為電力軍團致力于攜手廣大合作伙伴,為雙碳戰略注入數字新動力,為電力行業數字化轉型鋪設通往成功的數字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