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家住江蘇省鎮江市某別墅小區的一位居民通過“網上國網”APP查看了二季度的電費,發現家用電器的使用情況和往年一樣,電費卻減少了20%。這是因為他在自家房頂上安裝了光伏發電板。去年,鎮江供電公司梳理出全市10個別墅住宅區,對接物業和居民,介紹建設屋頂光伏電站的好處,引導居民清潔用能。
除推廣屋頂光伏電站外,鎮江供電公司還通過開展政府辦公樓宇能源托管、面向企業客戶設立“雙碳”服務窗口,以及推進新能源項目建設等措施,為城市綠色低碳發展添動力。
三級能源托管模式
助力辦公樓宇節能減碳
“二季度用電量為11.9萬千瓦時,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2.3%,節約電費支出8990元。”6月30日,丹陽市丹北鎮政府工作人員朱嘉陽登錄“能源e+”可視化管理平臺,查看了辦公樓二季度用能情況。
2019年7月,鎮江供電公司與鎮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簽訂鎮江市公共機構建筑能效提升合作框架協議,啟動鎮江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行政中心樓宇能源托管項目。項目節能效果顯著,到2020年7月,中心一年間共節約電費262.6萬元。
看到了這份節能“成績單”,2020年8~12月,丹陽、句容、揚中三市機關事務管理局先后與鎮江供電公司簽訂樓宇能源托管合同。2021年4月,丹陽市丹北鎮政府也簽訂了樓宇能源托管合同,加入辦公樓宇能源托管行列。至此,鎮江形成了“市-縣-鎮”三級政府辦公樓宇能源托管模式。
“我們為客戶提供以電能為主,涵蓋電、氣、冷、熱等多種能源的節能服務,針對中央空調系統、照明系統、供水系統、電梯等開展系統性節能改造,還搭建了‘能源e+’可視化管理平臺,幫助客戶隨時掌握用能情況。”鎮江供電公司市場營銷部主任楊世海說,“截至今年6月底,5個能源托管項目共計節電385萬千瓦時,相當于節約標準煤719噸,減少碳排放1713噸,節能率達16.23%。”
設立“雙碳”服務窗口
為企業客戶提供用能指導
作為全國第二批低碳試點城市之一,鎮江持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綠色發展已成為當地企業的共識。全市1.39萬戶高壓用電客戶中約有6300戶有綠色用能需求。
為此,鎮江供電公司在丹徒供電營業廳設立了鎮江地區首個“雙碳”服務窗口,配備具有“碳交易員”資質的工作人員,為企業客戶提供碳核查計算、碳資產管理、綠電交易咨詢等服務,指導企業參與碳市場交易、實施碳排放管理。
6月15日8時30分,“雙碳”服務窗口迎來首位客戶——江蘇鶴林水泥有限公司負責人董杰。
受煤炭、原油價格上漲的影響,水泥行業面臨較大的成本壓力。如何既節能減排,又兼顧經營效益?當天,帶著這樣的困惑,董杰來到“雙碳”服務窗口。
窗口工作人員余嘯在鎮江市能源和碳排放管理平臺上輸入該企業各生產環節的數據指標,得出了碳資產管理報告。報告顯示,該企業上半年碳排放總量為207萬噸。隨后,余嘯為董杰出具了5月份能效分析報告,幫助他掌握電量電費、用電負荷、上下游產業鏈等情況。
“建議貴公司將水泥熟料生產的廢氣用于發電,預計每年可發電1.5億千瓦時,相當于企業節省四分之一的生產用電量,折算下來能少用4.12萬噸標準煤。”余嘯根據相關資料給出了用能建議。
截至目前,“雙碳”服務窗口已受理企業碳核查計算業務8筆、綠電交易咨詢業務6筆,出具碳資產管理報告10份、能效分析報告15份。
優化工作方案
推動新能源項目建設
5月28日,裝機容量為8萬千瓦的帷瑞光伏電站和裝機容量為3.335萬千瓦的貞觀山光伏電站同時投運。帷瑞光伏電站是鎮江地區目前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光伏電站,由丹陽市帷瑞新能源有限公司委托鎮江供電公司建設。在養殖水域上方建設光伏電站可節約土地資源,光伏發電板可以為魚塘遮陽,降低魚塘水溫,抑制藻類繁殖,為魚類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
“我們將工程納入年度建設計劃,提前開展工程前期工作。”鎮江供電公司建設部副主任耿軍平說,“我們充分優化建設方案,摸排工程建設的關鍵制約點,加快物資供應協調,將現場施工周期從1年壓縮至3個月,確保前期路徑一次選型成功,為光伏電站并網投產創造了條件。”
今年上半年,鎮江電網共并入光伏電站8座。帷瑞、貞觀山兩座同天投運的光伏電站,每年共可向電網輸送13059萬千瓦時電能,可滿足5萬余戶家庭1年的用電需求;相當于每年節約標準煤38980噸,減排二氧化硫5.72萬噸、氮氧化物202.89噸、溫室氣體7894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