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柔直系統投運以來,汕頭南澳風電利用率提高了10%,已累計往大陸輸送清潔能源14.8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94.61萬噸;汕頭南澳勒門海域,35臺風電機組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煤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萬噸以上……”筆者從南方電網廣東汕頭供電局29日舉辦的廣東電網公司2022年社會責任日(國企開放日)汕頭站主題活動上獲悉,該局正通過搭建清潔能源傳輸橋梁護送綠色電能、打造新型數智電力系統推動電能降耗、推進能源綜合利用業務引導綠電消費,“電”亮綠色汕頭,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活動當天,筆者跟隨采風團一行人先后參觀了汕頭供電局綜合能源互動體驗中心、南澳島青澳灣風電場以及南澳柔直智能電網及超導電力技術展示中心,近距離了解了汕頭供電局大力推動清潔能源發展,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服務汕頭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的具體實踐。
三項“世界第一” 搭建平穩輸電橋梁
據介紹,近年來,汕頭供電局按照適度超前的原則做好電網發展規劃和投資項目儲備,全力做好增加清潔能源供應能力的“加法”:推動500千伏澄海輸變電工程、汕頭勒門海上風電接入系統工程等一批重點電網工程建設,加快建設安全高效的輸電網、靈活可靠的配電網,推進數字電網建設,推動企業向數字電網運營商、能源產業價值鏈整合商、能源生態系統服務商轉型。
其中,汕頭市南澳島上目前就有236臺風力發電機正不斷地向內陸輸送著清潔電力。而為了讓風電更加安全、穩定、高效地進行并網輸送,汕頭供電局在這座小島上還運維著三項世界第一工程:世界首個多端柔性直流輸電示范工程、160千伏機械式高壓直流斷路器以及160千伏超導直流限流器示范工程。
“這些‘世界第一’不僅實現了技術從科研到應用的重大跨越,也很大限度地釋放了柔直輸電的潛能,讓綠色風電的并網效率更高。”據汕頭供電局柔直巡維中心站技術負責人介紹,自柔直系統投運以來,南澳風電利用率提高了10%,已累計往內陸輸送清潔能源14.8億度,相當于減排二氧化碳94.61萬噸。
不僅于海島之上,汕頭的海域風能同樣豐富——在汕頭南澳勒門海域,35臺風電機組正熱情擁抱海風,這些風機產生的電每年可節約標煤2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萬噸以上;與此同時,12公里之外的220千伏疏港變電站,也正在將來自海上的“綠電”并入電網,照亮城市每個角落。
“十四五”時期,全省能源消費總量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態勢,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是全省新增電源的重要抓手,也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必然選擇。筆者了解到,根據《廣東省海上風電發展規劃(2017-2030年)(修編)》,汕頭海上風電規劃總容量為3535萬千瓦,占全省一半以上;已核準的海上風電項目達17項,裝機總容量1264.1萬千瓦,是廣東發展海上風電的“主戰場”。
為滿足大容量海上風電新機型集中檢測需求,全力打造的海上風電認證檢測服務平臺與公共試驗平臺,汕頭供電局正全力落實廣東電網公司的工作部署,加快推進廣東省風電臨海試驗基地的建設工作。據悉,上述項目建成后,最大可支持24兆瓦級大型海上風電機組型式認證和并網檢測,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同時,將進一步補齊汕頭海上風電全產業鏈認證檢測環節,助力汕頭市完善“1+3+3”海上風電生態體系和國際風電創新港建設。
打造數智電網 綠色電能賦能傳統產業轉型
近年來,汕頭立足自身實際提出堅定不移走“工業立市、產業強市”之路,構建“三新兩特一大”產業發展格局,加快建設現代化活力經濟特區。
緊扣這一部署,廣東電網公司于今年1月和汕頭市政府簽訂省域副中心城市電網發展戰略合作框架,加快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打造安全、可靠、綠色、高效、智能的現代化電網,通過數智賦能,抓實抓細能源產業鏈碳排放的“減法”,把科技、智能、大數據打造成公司電網節能的新名片。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到目前為止,汕頭供電局累計實現1818公里輸電線路、3936公里配電線路和全部變電站的三維數字建模,在南網率先實現輸、變、配電無人機智能運維全覆蓋。在電網數字孿生的基礎上,我們實現了變電站無人機的自動巡航,實現“任務統一下達、結果統一管理”,成為南網首個實現全鏈路100%覆蓋的地市局,大踏步向智能運維邁進。
汕頭供電局開展“機巡為主+人巡為輔”的輸配電巡視策略,2021年汕頭輸電線路跳閘次數下降超50%,配電線路緊急重大缺陷下降30%,輸電外力破壞故障實現歷史性“歸零”。通過大力開展數字電網建設,以智能化大數據,精準定位提升降損效率,2021年全年綜合線損率比降0.48個百分點,降幅居全省第二,全年減少企業自身損耗電量1.14億千瓦時,對應減少碳排放約1.1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汕頭供電局還積極推進能源綜合利用業務,以綠色電能推動傳統產業轉型,通過電能替代項目,為玩具、制衣、食品、制茶等汕頭傳統特色產業注入新動力,助力企業大幅減少生產成本,為生產效率和生產能力做“乘法”。2021年全年新增規模以上替代項目44個,完成可量化替代電量達到8932.5萬千瓦時。
新能源汽車的迅速增長則加快了對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需求。2021年以來,汕頭供電局聚焦城市公共區域,從惠民便民角度出發,累計建成各類汽車充電樁453臺,建設容量達16268千瓦。據了解,目前汕頭全市累計投建大型汽車充電站達90個,充電樁達3450臺以上,年充電量達到5983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0噸,綠色低碳的能源消費模式繪就了一幅“山清水秀電更綠”的高質量發展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