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上午,在山東省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育苗基地的大棚里,種植戶們正忙著培育蔬菜秧苗。高密市供電公司闞家供電所網格經理范崇杰和同事正查看抽水泵的運行情況。
供電員工改造農村電網。
高密市是山東省農業大縣,大棚種植是當地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高密市供電公司提前規劃網架結構,實施配網改造,為農村特色產業發展提供電力支撐。
整村農網改造,大棚種植業增產
松興屯村育苗基地有300畝智能大棚,配置了水肥一體機、通風機、卷簾機等設備。育苗基地技術員王鑫介紹,大棚種植采用現代化農業物聯網技術,不僅能實時監測大棚里的溫濕度變化,還能監測氧氣含量、光照時長等數據,實現了從人工育苗到數字化育苗的轉變。
“現在,用手機就能控制棚內的溫濕度。我承包了3座大棚,一年收入五六十萬元,沒有可靠的電力供應,光靠人工根本忙不過來。”種植戶劉振紅說。
高密市供電公司全力保障農村生產生活可靠用電,組織運檢、設計等專業的員工摸排農村用電需求,自2021年起對275個自然村實施整村農網改造工程,增加戶均配變容量,提高電壓合格率。
柴溝鎮東朱漢村是整村農網改造工程的首批受益村之一。2021年,東朱漢村成立了東盛農民合作社,建成32座冬暖式大棚和26座小型拱棚,發展櫻桃種植業。“當初最擔心電供不上,沒想到供電員工3次來我們村了解情況,安裝兩臺變壓器,敷設3千米低壓電纜,解決了櫻桃灌溉的用電問題。”東朱漢村黨支部書記兼合作社理事長劉瑞波說。成立一年來,東盛農民合作社每畝大棚收入達到9000元。
目前,高密市大棚果蔬種植面積達10.1萬畝,建有高標準日光溫室、工廠化育苗智能溫室等大棚共3萬多座。2021年,高密市大棚果蔬總收入約5億元。
供電充足,鄉村加工業增收
近年來,高密市勞保用品加工業發展迅猛。高密市經濟開發區姚哥莊社區單家莊自然村是高密市有名的勞保手套生產基地。2021年7月,高密市供電公司結合單家莊自然村變壓器重過載的實際情況,將該村優先納入改造計劃,新安裝了兩臺總容量為800千伏安的變壓器,滿足鄉村產業發展的用電需求。
高密市供電公司根據當地鄉鎮產業結構和用電方式變化等特點,結合各鄉鎮配網實際,“一村一策”改造配網,徹底解決網架薄弱、線路老舊、低電壓等問題。該公司提前梳理配電變壓器運行情況,結合高耗能技改項目采取“以大換中、以中換小”的方法,開展配變“階梯式”輪換,解決變壓器重過載和輕載問題,在全市共更換138臺高損耗配電變壓器。
高密市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推進鄉村發展適合地域特色的產業。
朝陽街道小南曲村是當地有名的木器生產專業村,有100多家從事木器加工的企業。近年來,隨著木器產業規模的擴大,小南曲村的用電負荷大幅增長。今年年初,高密市供電公司根據現場勘查情況,為該村新增了兩臺總容量400千伏安變壓器,還改造了1.6千米低壓線路。
“供電充足,電壓穩定。村民們購買了新式木工車床、鏤空機等設備。以前需手工操作的鏤空、打磨、噴漆等工藝,現在全部由機器完成,生產效率一下子提高了十幾倍。”小南曲村黨支部書記儀明偉介紹。產品質量提高了,今年,小南曲村木器加工企業接到的訂單數量比去年多了兩倍。
朝陽街道共有6個村從事木器加工行業,從事木器加工的村民有300多戶,2021年木器產量達300萬臺(套)、銷售額超過3億元,形成了集設計研發、初加工、銷售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服務環境改善,村容村貌更美麗
10月31日,高密市供電公司姜莊供電所所長王召華帶領網格經理再次來到姜莊鎮伊家長村,與該村黨支部書記李希山商討供電設備改造規劃,提出在該村建設一座設備狀態、環境感知全透明的智能配電房。
2019年年初,高密市供電公司配合姜莊鎮和伊家長村創建鄉村振興示范村,主動與伊家長村村委會委員對接,征求村民意見,優化改造該村電網。“當時,經過現場勘查,我們發現村里的配電室運行時間較長,外墻已經破損。我們征求村委會委員和村民的意見后,決定拆除配電室,改為在臺架上安裝變壓器為村里供電,這樣既安全又美觀。”王召華說。姜莊供電所組織員工只用3天便拆除了配電室,還把變壓器遷移到臺架上。
“另外,有兩個變壓器臺架原來位于我們村的廣場上。廣場美化后,配電設備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還存在安全隱患。”李希山說。姜莊供電所又將臺架移走,并重新布局兩臺變壓器和低壓線路。
以電力設備融入鄉村環境為原則,高密市供電公司因地制宜開展了“三線混拉”整治。針對線路運行時間較長,“三線混拉”嚴重、影響村容村貌且存在安全隱患等問題,該公司制訂細致的整改計劃,“一街一策”“一箱一策”,把跨街的架空線路改為入地電纜,還改造了135只表箱。
如今的伊家長村,一座座院落和整齊劃一的電桿成為一道風景。2020年10月,伊家長村入選山東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范創建村。
在服務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高密市供電公司科學開展“一圖一表”規劃,按照一流配電網標準,采取跨街低壓線路電纜入地、變壓器臺架位置遷改等措施,從2019年起累計改造老舊配電室150座,更換破舊電表箱2.65萬只,遷移電桿1000根,敷設電纜45千米。
目前,高密市已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個,有16個村入選山東省鄉村振興示范村、22個村入選山東省美麗鄉村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