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建新聞12月27日電(劉曉智 傅泓源)12月26日,南安官橋鎮10千伏后曾線17基高壓桿線全部完成遷移,標志著南安市總醫院官橋分院遷建項目正式進入建設“快車道”。“你們把大家都以為做不到的事,做到了而且做得漂亮。”在項目現場,洪永寬官橋鎮副鎮長為供電公司積極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點贊。

據悉,南安市總醫院官橋分院遷建項目作為南安市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該項目占地85畝,總投資6億多元,是一家集急救、醫療、預防、養老為一體的綜合醫院。項目建成后,將為官橋鎮20萬群眾提供更加便利、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對加快推進官橋現代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有著深遠的影響。
啃下電力遷改“硬骨頭” 提速民生工程建設
按照施工計劃,項目本就面臨嚴峻工期壓力,一方面面臨土地征遷、三通一平未到位的中梗阻,另一方面項目的配套施工用電必須提前接通,項目地塊內還存在17基高壓桿線(10kV后曾線17#-34#桿)遷移的“硬骨頭”,而這些都是項目施工火力全開的首要條件。

為保證工程按節點完成,項目自8月份啟動以來,南安供電公司根據各個工程節點開展設計、設備預定、停電安排等前期準備工作,官橋供電所主動對接鎮政府項目部、建設單位項目負責人,每日安排專人現場收集電力對項目施工影響和施工對電力的需求。

由于工作量較大,南安供電公司協調3個施工隊伍,組織共77名骨干施工力量,全力攻堅項目地塊內17基高壓桿線遷移工作之中。在現場,在完全不具備電力施工的條件下,官橋鎮供電所組織人員爬上山坡、穿過樹林到現場與圖紙的一一比對,為項目施工方定出遷移線路的標高、劃出線路桿位和走廊,并緊急在項目范圍外挖出了一條深約8米、寬約10米,長約1000米的電力施工便道提速項目建設,在官橋鎮政府、曾莊村委會、福建七建集團等多方通力配合下,采用邊挖邊施工的形式,1個月內17基高壓桿線組立架設順利完成。
電力先行 保障項目施工“無縫銜接”
“接下來項目建設馬上要用電,變壓器如果不能趕在1個月內送電,到時所有的工作都要停了。”一到現場施工項目經理李亮冰著急地說道。隨著前期工作基本完成,9月22日,南安市總醫院官橋分院項目施工隊申請一臺630千伏安的變壓器,用于后續項目部施工、辦公用電。然而,施工用電一開始便遇到了難題,官橋供電所勘察人員王藝雄到現場勘察后發現,施工方提供的變壓器安裝位置離施工作業平臺還有約7至8米的高差,現場施工條件雜亂,完全不具備安裝件,且安裝好后很可能短期內還要二次遷移。

工程必須推進,電力供應必須第一時間跟上。針對這一特殊情況,王藝雄當即遠程會議召集供電所技術員、設計人員、施工隊召開了方案協調會協商解決。“這個位置我怎么沒有想到,真是專業的人辦專業的事,太好了。”項目經理李亮冰如釋重負地說道。經過多方討論,勘察人員當場給出了一個即可行,又快速經濟的供電方案。
可靠的施工用電是項目提速的前提。官橋供電所通過周密組織協調,通過設備提前訂貨、基礎提前施工、停電提前計劃等多重提前介入的情況下,克服施工環境、惡劣天氣和重大保電等影響,終于提前為南安市總醫院官橋分院項目送出了施工用電,為后續項目推進提供了可靠電力保障。

一直以來,為更好的服務地方經濟和政府重點項目,南安供電公司主動匯報市委市政府電網建設進度,供電所積極對接屬地政府、企業服務中心和項目辦,對業擴項目、工程進行梳理,準確契合客戶需求和政府項目進度安排,確保用戶如期運行投產,保障重點項目按時落地,為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