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用電是我們最常見的生活行為,但是鮮有人知道的是我國的電力生產存在一些壓力的狀況。因為我國現在的電力生產主要有兩個方式進行的,一是水力發電,二是火力發電,而后者雖然不愁生產原料,但因為生產過程中會造成污染空氣的情況使得不被很多人支持,因此我國的電力供應依然秉持著能省就省的原則。
在這種情況下,我國只能使用階梯電價的方式來收取電費,以此來節省電力資源。前不久,有數據顯示,江浙地帶的居民用電量有達到了一個小高峰。其實這樣的現象也是非常正常的,畢竟在冬天很多生活行為都需要用電,只是即便我國采用階梯電價的方式進行收取電費,也依然解決不了電力供應的壓力。現在網上有人討論,中央定調:2023年起電價或將“大改”?取消階梯電價?電費以后咋交?

目前我國實行的階梯電價確實在某種程度上緩解了電力供應的壓力,要知道階梯電價的主要內容大致為不同電量對應的電價都不一樣,且越高的電量的價格更高,這種電費繳納方式也確實非常合理,它可以讓人們無意識的形成節約用電的習慣。
實際上,冬天是用電的高峰期,尤其是一些天氣寒冷的南方城市,因為那里的居民大多會使用取暖設備來取暖。一般的南方家庭,在冬天的時候,一天平均用電會達到六七個小時,這樣一來所繳納的用電費就非常高的。

因為我國現行的階梯電價繳費方式是主要電費計價方式,所以南方家庭在冬天會繳納很高的電費,由此社會上對階梯電價有不一樣的看法。之所以采取階梯電價的計價方式主要有兩點,第一則是引導老百姓節約用電。要知道我國居民所用的電大多都來自火力發電,而火力發電則需要使用煤這類的原料。
雖然我國煤資源很多,但是如果不加節制是可能會造成煤資源枯竭的,因此節約用電也是為了減少煤資源的枯竭,這么做也是為了可持續發展。第二則是減輕國家電力供應的壓力。實際上電子供應并非我們想象的那么輕松。

我國的電網非常復雜,同時連通了千家萬戶,如果大家都過度使用電力,那是會給國家電網造成巨大壓力的,嚴重的話甚至會燒毀電線。因此階梯式電價的計價方式可以讓老百姓有顧忌,從而減少群體用電量。
我國階梯電價的標準有三個,分別為220度、220~400度、400度,其中400度的用電量電價最高,為每度電0.79元,而這種標準也一直延用至今,為我國節省了很多的電力。當然在生活中老百姓一般用電不超過400度,超過四百度的則為一些人多的公司或單位,比如酒店什么的。

實際上,這種用電的計價方式也受到深受老百姓的認可,雖然低用電量單價不高,但是很多老百姓都已經養成了節約用電的習慣。在這些年,有些人對這種用電的計價方式有一些不認可,甚至有人還傳出中央將會在二零二三年取消階梯電價的用電計價方式。
至于真假與否,還有待確認,但是在江西等地區卻傳來進行“分時電價”的試點工作。至于分時電價,它完全不同于階梯電價,而且可能產生的影響也不同。它的設立主要是為了更好的解決國家電網的供電壓力,如果它的試點效果理想,未來或許會全國推行。

實際上分時電價也有三個時段劃分,每個時段的電價都不同,這么做也是結合了我國居民用電的特點,做到針對性的計價。分時電價的第一階段為晚上22時后,這一時段因為居民大多都在休息,所以用電量不高,自然價格就比較低。
第二階段為早上8時至10時,因為此時段,我國居民大多都在工作,自然定義為高用電時段,因此收取的電費單價自然就高。而第三時段為早上10時至晚上22時,這一時段的用電價格一般,夾在第一時段和第二時段之間。之所以有這樣的用電計價方式是因為考慮到我們現在的生活。

現在不比以前,有各種先進的電子家具,同時用電也非常的方便,可以說只要呆在家中,想怎么用電就可以怎么用電。因此分時用電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電器不至于集中在某一時段集中用電,這樣可以避免供電量不足和電壓不穩的現象。
結語
同時分時電價還可以引導老百姓用電時錯開用電的高峰時段,從而享受持續穩定的電力。之所以有這樣的好處,那是因為之前的時候就發生過類似的事情。比如我們在夏天的時候,經常會因為家家戶戶用風扇吹空調,而致使我們所在的地區電力供應緊張,最后出現斷電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