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力鄉村振興幫扶點。受訪單位供圖

電力員工上門走訪。受訪單位供圖1

電力員工上門走訪。受訪單位供圖
人民網長沙5月27日電 初夏時節,走進寧鄉市青山橋鎮花園村,寬闊平整的村道上,一排整齊的電桿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嗡嗡”輕唱的變壓器源源不斷地將電能輸送到村莊的每一個角落。
自2022年以來,國網寧鄉市供電公司投資631萬元致力于該村農網升級改造,以往“大功率電器都開不起來”的花園村戶均容量提升至2.6千伏安,供電質量顯著提升,村莊處處呈現著蓬勃的生機。
在花園村蔬菜種植基地的電氣化大棚內,辣椒、茄子、豆角掛滿枝頭,菜農們喜笑顏開,正在忙著采摘收獲。“大棚內溫度恒定在20度以上,一年四季瓜果不愁賣,真真要感謝供電公司,為我們農民找到了增收的好路子!”種植戶黎輝一邊忙活,一邊開心地說。
由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投資建設的花園村蔬菜種植基地占地170畝,其中水稻70畝,玉米30畝,大棚蔬菜70畝,是該公司助力花園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蔬菜大棚通過科技化手段,讓棚內持續恒溫恒濕,實現一年四季不間斷種植,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了周邊30余名脫困農戶在家門口長期就業增收,人月均增收3000余元。
“師傅,大棚里濕度大,保持用電設備絕緣很重要,發現老化線路要及時更換,遇到什么用電問題,隨時和我們聯系。”東方紅(電雷鋒)共產黨服務隊隊員不時穿梭其間,向農戶細細叮囑。
為保證“菜籃子”安全可靠用電,國網寧鄉市供電公司優化供電服務,針對重要線路開展特巡,對配電室、箱變等設備開展測溫、隱患排查,根據種植戶個性化用電需求,建立“一對一”常態化聯系服務機制,定期開展上門服務,現場解決蔬菜大棚用電問題,確保種植戶用電無憂。
今年年初,國網寧鄉市供電公司充分調研鄉村用電需求,推動“村網共建”融合發展新模式,在全市鄉村振興示范創建村中選取8個村組設置“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協同開展電力設施安全隱患排查、用電訴求解決等相關工作,強化政務升級、數據共享、協同監督,實現農村辦電不出門,業務辦理“一次都不怕跑”,花園村的村民也率先嘗到了甜頭。
5月22日晚九點,養牛戶梁芝正在給牛碎草喂食,家里突然沒電了,他立馬撥通了“村網共建”電力便民服務點的電話。不到10分鐘,工作人員付正陽便帶著工器具來了。經檢查發現原來是碎草機連接的插座漏電導致,不到5分鐘付正陽就幫梁芝修復通好了電。
“日常用電有問題,不論多晚,只要一個電話,電力網格員立馬就到,‘村網共建’真正打通了供電服務的‘最后一百米’。”花園村黨總支書記付躍飛說。
“作為花園村的后盾單位,我們公司對花園村前期的農網改造已經達到了城市水平,未來將繼續加大電網投資力度,為落戶花園村的企業解決用電后顧之憂。”據國網寧鄉市供電公司駐花園村第一書記陶岳介紹,電力足了,服務提質了,青山橋鎮花園村將大力發展特色農業,湖南湘一灰湯鴨業、溫氏養雞場等多個養殖企業已陸續簽約落戶該村,在“村網共建”的合力賦能下,小小的花園即將開出越來越美的幸福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