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協作 破除建設阻力
近年,遼陽市政府對電網建設的關注度越來越高,特別是2015年支持力度空前,調整了市電力建設領導小組構成,由一把手市長擔任組長。年初,市長逐個調研了7個縣(市)區電網建設項目進展情況,現場部署和落實電網發展工作,對重點項目受阻問題做出批示,以會議紀要形式下發至有關部門要求快速落實,還分別與縣級政府一把手簽訂《2015年電網建設及電力設施保護工作責任狀》。
2015年責任狀重點強調了要“屬地化”解決電網建設問題。各縣(市)區政府依據轄區內的電網建設項目,按規定在要求時限內完成項目的前期、征地、動遷工作,為電力項目提供凈地。此舉打破了以往由供電公司集中開會簽訂責任狀的傳統模式,將年度電網規劃建設內容及完成時限全部寫入責任狀,市縣兩級政府一把手當面對接落實,明確責任與義務,徹底扭轉了責任狀落實難的局面。
其中,遼陽縣政府率先“屬地化”解決小趙臺輸變電工程線路施工受阻近兩年問題。此前,遼陽供電公司按照省政府2010年2號文和2011年38號文件執行電網建設征占地補償標準,工程卻遲遲得不到推進。2月初,該縣縣長組織公安、檢察院、法院、經信局、醫院、廣電等部門召開專項會議,明確工程建設重要性,連續3天出動警力400余人徹底解決了受阻問題。該公司搶抓工期,派出100余人僅用11天就建成了需一個半月工期的9基鐵塔。
在政企深化協作、共同解決難題的工作機制下,地區電網建設打開了全新局面。各級政府對電網發展的認識從“被動接受”轉變為“主動要求”,該公司將“我要建設”逐步轉變為“要我建設”,實現了工程的順利實施。
創新舉措 優化電網環境
隨著政企協作關系的持續加深,遼陽供電公司一方面利用市人大、政府、政協的調研契機,反復強調加快電網建設的重要意義,促成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有利于電網發展的舉措,贏得了社會各界前所未有的關注和支持;另一方面轉變工作角色,多次到縣級政府對接工作,實現了由“政企協同”向“政、社、企協同”的轉變,創造良好的電網建設外部環境。
2015年,市電力建設領導小組調整除市長擔任組長外,主管工業副市長任副組長,增設市政府副秘書長任領導小組常務秘書長,負責協調阻礙電網發展的日常問題;加強電網發展任務跟蹤督查督辦,市長每半年組織一次現場拉練檢查,主管副市長每季度調研一次,主管副秘書長會同督查室和經信委每月督查考核一次,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建立電網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將縣級政府電網發展工作成效納入政府績效考評體系,對不認真履行任務的通報批評,對未完成任務的市長或主管副市長約談相關領導或實施行政問責;市政府要求公安機關依法處理阻礙電網建設致使無法正常推進的事件,確保項目的按時開工和投運。
年初,遼陽供電公司以政府較為關注的芳烴基地熱電廠電源送出工程為契機,向主要領導匯報了220千伏電網項目環評批復未隨核準審批權限同步下放的尷尬局面,在取得領導批示后積極與環保部門溝通協調,促成了220千伏電網項目環評審批權限在全省首批下放,掃清了環評“屬地化”審批障礙,核準工作順利進行;在環評審批階段,還形成了“供電公司打捆上報,環保部門一次性落實”的高效運作模式,提高了環評審批效率,縮短了項目前期時間。
全速推進 實現“十二五”目標
在供電公司全速推進、政府高度關注、各方密切配合的良好環境下,電網建設已呈現“跨越式”發展的勢頭。當前,各級政府及部門已深刻認識到電網建設的基礎性作用和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性作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2015年,該公司將請市政府牽頭,緊緊依靠并爭取各級政府的理解和政策支持,協調各方全力打好“十二五”電網建設攻堅戰,實現電網發展工作的完美收官。
目前,該公司已獲得2015年第一批2.3億的電網建設投資,將加快推進220千伏付莊、66千伏后堡變電站等10項新建、續建和改造工程,確保66千伏唐馬變電站等6項輸變電工程順利投產。“十二五”期間,該公司將累計投資32億元,新增66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665.29千米,新增66千伏及以上變電容量582.89萬千伏安,新建66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0座。屆時,遼陽地區將擁有2座500千伏變電站,14座220千伏變電站,92座66千伏變電站,電網建設規模和質量均創歷史最好水平。
隨著“十三五”的臨近,該公司已著手編制電網發展規劃。市委、市政府通過與省公司密切合作,力爭將遼陽市列入電網投資建設重點城市,將協助供電公司不斷解決在電網建設過程中和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以“政企雙贏”促進地方經濟加速發展。
遼陽供電公司牢固樹立“經濟發展、電力先行”的意識,持續提升發展水平和服務能力,將生產經營活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開足馬力,加快建設速度,加大改造力度,進一步完善網架結構,提高供電能力,提升設備水平,為工業基地發展建設及重大項目建設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為“十三五”期間地方經濟發展作出突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