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3月初,臺山局轄區內的110千伏都斛變電站主變需要進行例行檢修。變電站的主變檢修時保證大片區電力供應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但都斛站的網架現狀存在著所謂的“硬傷”,該站出線的10千伏線路都是單輻射型的,也就是配網線路從變電站出線就一直去到用戶的末端,沒有與其余的線路形成“手拉手”的結構。
在這種情況下,主變檢修當天,全都斛鎮的電力供應都將會受到影響,除去屈指可數的擁有后備電源的用戶之外,將近2萬4千戶的用戶沒辦法正常使用電力。“這可不得了,老是說提高供電可靠性,宣傳優質電力供應,現在還全鎮停電的情況,企業形象和信用都大打折扣了。”臺山局陳一捋說。
為解決這個問題,該局立即召集了技術骨干,對都斛站以及周邊地區的配網線路進行分析,務求在主變檢修前找出一個可行、可操作的辦法。在他們的努力下,發現位于斗山鎮的220千伏唐美變電站10千伏唐安線可有承載400安以上電流通過的能力,而該線路季節性負荷較多,目前正是用電低谷期,更關鍵的是,它是唯一與都斛站西墩線有“手拉手”能力的線路。因此,臺山局配電部萌生了向唐美站“借電”的想法。
“簡單地來說,我們這次是設想通過唐美站唐安線與都斛站西墩線聯絡,從而讓都斛站的母線帶電,再將電能輸送到其余線路上去,減少停電影響。”該局配電部可靠性專責顏金佑解釋。這一次的兩條10千伏線路轉供電有別于以往。以往配網運維中的的轉供電,是讓兩條10千伏聯絡線路之間的小區域用戶受益。而臺山局本次的創先舉措是通過將唐安線與西墩線聯絡,將其作為溝通兩個變電站之間的“管道”,讓“空了水”的都斛站母線重新注入電能,再由母線將電能分配到所屬的6條10千伏線路,實現了單主變變電站檢修仍供電的可能。
這一個大膽創新做法讓原本需要停電的447個臺區減少停電152個,近1萬5千用戶受惠,停電用戶減少了62.5%。下一步,該局將全面推廣這一做法,最大限度避免停電來帶的影響。“這次的嘗試,具有里程碑作用,它打破了以往變電站間電能輸送與轉供電能力的固化思維,合理利用了現有的資源,讓農電網架相對落后的地區找到提高供電可靠性的新出路”該局主管配網生產的副局長陳一捋給記者介紹,這次的配網“逆襲”反供母線,得到了江門局的肯定,將在全區總結推廣。來源: 中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