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從商洛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商洛電網2016年迎峰度夏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國網商洛供電公司正在全力以赴,保證電網安全迎峰度夏。
商洛電網迎峰度夏工作從6月中旬開始至8月底結束。迎峰度夏期間,是電網負荷相對高峰期,同時面臨汛期等地質和自然災害對電網安全運行帶來不利影響的壓力。根據負荷預測,今夏商洛電網最大負荷將達到700兆瓦,比近期全網550兆瓦負荷增加27%。截止目前,商洛電網供電能力為1425兆瓦(歷史最大負荷曾達到820兆瓦)正常運行方式下,電網的供電能力完全能夠滿足夏季大負荷用電需求。
但是,就局部電網而言,還存在供電能力不足,線路設備重載等現象。同時,由于商洛地區沒有主力電廠,供電電源完全依賴陜西主網,按照陜西電網迎峰度夏供電形勢分析及總體安排,在秦嶺電廠8#機組故障情況下,需要商洛電網限制負荷150兆瓦,存在潛在限電風險。因此,保證電網安全運行,責任重大。
扎實春檢 為迎峰度夏打好基礎
今年以來,該公司扎實開展春季安全大檢查工作,全力消除各類安全隱患。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電網設備隱患排查、供電風險分析、用電設備檢查等八個方面安全檢查,查出和消除各類安全隱患2656項,有力的夯實了安全基礎。他們集中開展春季檢修,有效提高了設備健康水平。完成各類檢修、防雷預試等工作1024項,消除設備缺陷347項。通過集中開展春季綜合檢修工作,對全網設備進行了一次全面“健康體檢”。加快重點項目建設,最大限度解決電網“卡脖子”問題。今年來,完成了110kV杏坪變、羅莊變、武關變增容改造工程、35kV楊斜變等設備更新改造。新建設和改造10千伏及以下線路1639.82公里,新裝、更換配變 251臺,容量45.14兆伏安。集中力量解決配電網線路線低電壓、卡脖子、配電變壓器過負荷運行等問題,提高了供電能力和可靠性。制定了電網風險控制預案,將電網風險降到最低。在完善商洛電網事故預案的基礎上,針對4座110kV變電站單線運行和2座變電站負荷超過70%的情況,制定了“一站一案”、 “一線一案”電網風險防控方案和措施,確保在事故情況下能夠將停電范圍縮到最小,電網風險降到最低。全面安排了電網設備防汛工作。根據市國土資源局發布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對涉及的電力設施進行了全面檢查,對跨越鐵路、高速公路、油庫、臨河等輸電線路的特殊區段進行細致檢查,制定了應急處置方案,對防汛物資進行了全面補充并發放、儲備到位。開展設備專項檢測和排查,充分做好了可靠供電各項準備。組織對輸電線路的邊坡、通道、避雷器及變配電設備進行了專項排查,通過紅外測溫、帶電檢測等先進技術,完成了重載線路、變電設備的檢測和診斷分析,為迎峰度夏安全可靠供電做好了充分準備。
落實責任 保障電網安全可靠供電
為確保電網安全迎峰度夏,公司提前制定了迎峰度夏工作方案。按照方案,為確保可靠供電。合理安排電網運行方式,在迎峰度夏期間原則上不安排常規檢修工作,確保電網全接線、全保護運行。加強設備運行維護,特別是加強單線單變變電站以及重載設備的運行維護,及時消除隱患和缺陷。加快迎峰度夏及防汛電網項目實施,確保在大負荷來臨前完成。嚴格執行有序用電方案,認真做好優質服務工作,配合重要客戶對供電隱患進行排查治理,加強客戶停電故障搶修管理。開展迎峰度夏事故演練,使各級人員進一步熟悉事故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在設備運行方面,他們全面加強運行監控。每天對110kV樞紐變電站,進行夜間巡視和特殊巡視,早、晚負荷高峰時段再增加一次巡視;縮短變電站、110kV重要、重載線路巡視周期,對跨越鐵路、高速公路等易發生外力破壞的區段增加特殊巡視,重點區段派人24小時蹲守監控。進一步強化電網關鍵斷面、薄弱環節的控制。針對電網負荷變化,精確分析電網運行薄弱環節,滾動調整電網控制策略,細化并完善相關應急處置預案。
在管理保障方面,嚴格落實各級責任,成立了迎峰度夏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各級工作職責,要求各級負責人堅守工作崗位,直接指揮處理電網、設備異常情況。加強值班管理,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節假日領導帶班和應急期間集中值班,確保管控到位。嚴格信息報送,確保信息暢通,各級值班人員嚴格按照信息傳遞流程,及時上報電網運行情況,確保信息暢通和統一。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建立與黨委政府部門、電力客戶和有關方面溝通機制,充分發揮各方力量,確保有效、快速處理異常情況;五是加強電網負荷側管理。督促重要及高危客戶加強自身用電設備安全管理,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防止因用戶設備故常引起電網異常,確保供電安全。
超前預警 做好汛期應急搶險準備
結合全市汛期提前到來的實際,按照防汛管理工作要求,全面做好電網防汛措施的落實。密切關注汛期天氣情況,與商洛市氣象臺建立合作關系,每天發布氣象信息,特殊氣象實時發布,做到超前預警,提前應對。加強值班和應急管理,充分做好應急搶修和搶險救災各項準備。檢查和補充應急物資及備品備件,完善應急預案,開展專項應急演練,細化惡劣天氣應對措施,重點考慮雷電、暴雨及大風等災害性天氣對電網穩定運行造成的威脅,安排好應急隊伍、搶修工器具和車輛。確保應急隊伍關鍵時刻拉得出,打得贏。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