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6年年底,山東濟寧供電公司三批機井通電與小城鎮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全部竣工,受益農田100萬畝,惠及150萬農民。當地農民將享受到更穩定的電壓質量、更安全的電灌方式,還有直管到井的電價。
用電灌水輕松養蟹
“白肚、青殼、黃毛、金爪,這是咱微山湖大閘蟹的特點。”1月5日上午9時,山東省微山縣永南村的養殖戶魏海生邊投餌邊說,“明天要加些新水。”
養螃蟹的水必須清潔、無污染,所以在生長過程中要經常加注新水,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微山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標準,發展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很多養殖戶都頭疼換水,高溫季節2~3天必須換水一次,如果用柴油機向池子里灌水,得有人專門盯著,看柴油沒了就趕緊添。”魏海生說,現在他可輕松了許多,因為濟寧供電公司進行了電網改造升級,還在他養殖池旁邊安裝了一塊電表,插上電水就源源不斷地注入養殖池。
使用一臺12馬力柴油機灌溉一畝地,每次需花費30~40元不等,而以電能為動力,只需7~10元左右。他算了算,半年來用電灌水比用柴油機省了1萬塊錢。
不止在微山縣,小城鎮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已經成為整個濟寧市鄉村發展的動力保障。2016年,濟寧供電公司采取“搶物資、抓隊伍、促進度、保質量”的有力措施,倒排工期,超前準備,開展配農網工程攻堅行動,新建、改造中心村289個,新建、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8568千米,新增更換配變3610臺。
山區湖區井井通電
“多虧了供電公司,把我們村頭疼多年的大問題解決了。”泗水縣中峪村村支書彭玉柱說的這個大問題就是機井通電。
而在1000多畝大蔥喜獲豐收的泗水縣泗張鎮南陳村,村民也切切實實感受到村里農田機井通電后的變化。“一推電閘,就能澆地了!再也不用看著機子了。”
為推進泗水縣機井通電工程建設和運維管理,濟寧供電公司可下了大功夫。泗水縣70%的村莊都在山區,施工中遇到很多困難。
“平原地區完成一個臺區的改造升級一天時間就夠,而在山區,一天連個坑都鼓搗不出來。”當時參與中峪村機井通電工程的金莊鎮供電所所長王仁飛說,往地下一挖,都是石頭,根本沒法用挖掘機。為了把石頭弄碎,把拆房子用的破石機都用上了。
除了山區的坑,濟寧供電公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遇到另一個問題,就是湖區物料運輸。大船只能將電桿運進湖里,分流的河道很窄,只能換小船運輸,而小船每次只能承載一根電桿的重量,需要反復多次運輸。“河道最淺的時候,我們就得靠自己肩扛。”
再多的困難也沒耽誤進度。濟寧供電公司實行分級負責制,市、縣供電公司各部門逐級簽訂責任書;強化過程管控,定期編制工作簡報;開展工程建設競賽、工程建設評級。2016年全年完成2898個單體工程,改建機井1.7萬眼。2017年年底將實現濟寧市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屆時,受益農田面積將達266.1萬畝,共涉及2598個行政村。
“智慧施工”惠民便民
在電纜施工時,機井通電工程全部采用電纜直埋敷設方式,低壓電纜在敷設時存在多處需要穿越道路的情況。那路面是不是就會被切開?
在濟寧,答案是令人欣慰的“不會”兩個字。
“我們買了新型金剛石工程鉆機。”濟寧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助理孫洪山說,“機器也不貴,3000塊錢左右,很容易就能鉆出電纜通道,最長能鉆孔20多米呢,完全能滿足機井通電工程跨路施工的需要。”
路面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施工成本也降低了,既惠民便民又省時省力,這也是濟寧供電公司“智慧施工”的特色。此外,在機井通電工程中,該公司還聯合相關公司研制了水泥預制件替代磚混結構。
“安裝電纜分支箱、計量箱,都需要壘砌基礎做支撐。典型設計是磚混結構,費事不說,時間久了還會粉化。”孫洪山說,用預制件就不用把沙子、水泥、水運到地里現場制作,既結實又方便。
除此之外,濟寧供電公司還打造臺區示范工程。為提升配農網工程管控,提升工程施工工藝,開展了400余人次的宣貫會,并開展市縣兩級觀摩式培訓。“工程不僅要有價值,也要有顏值。”孫洪山告訴記者,在2016年全省“配電網優質工程”評選中,濟寧供電公司10項工程入選,數量全省第一。“機井通電與小城鎮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雖小,但也要按照高標準來建設。” 來源:國家電網報
用電灌水輕松養蟹
“白肚、青殼、黃毛、金爪,這是咱微山湖大閘蟹的特點。”1月5日上午9時,山東省微山縣永南村的養殖戶魏海生邊投餌邊說,“明天要加些新水。”
養螃蟹的水必須清潔、無污染,所以在生長過程中要經常加注新水,提高水體“自凈”能力。微山湖是中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水質達到國家三類標準,發展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很多養殖戶都頭疼換水,高溫季節2~3天必須換水一次,如果用柴油機向池子里灌水,得有人專門盯著,看柴油沒了就趕緊添。”魏海生說,現在他可輕松了許多,因為濟寧供電公司進行了電網改造升級,還在他養殖池旁邊安裝了一塊電表,插上電水就源源不斷地注入養殖池。
使用一臺12馬力柴油機灌溉一畝地,每次需花費30~40元不等,而以電能為動力,只需7~10元左右。他算了算,半年來用電灌水比用柴油機省了1萬塊錢。
不止在微山縣,小城鎮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已經成為整個濟寧市鄉村發展的動力保障。2016年,濟寧供電公司采取“搶物資、抓隊伍、促進度、保質量”的有力措施,倒排工期,超前準備,開展配農網工程攻堅行動,新建、改造中心村289個,新建、改造中低壓配電線路8568千米,新增更換配變3610臺。
山區湖區井井通電
“多虧了供電公司,把我們村頭疼多年的大問題解決了。”泗水縣中峪村村支書彭玉柱說的這個大問題就是機井通電。
而在1000多畝大蔥喜獲豐收的泗水縣泗張鎮南陳村,村民也切切實實感受到村里農田機井通電后的變化。“一推電閘,就能澆地了!再也不用看著機子了。”
為推進泗水縣機井通電工程建設和運維管理,濟寧供電公司可下了大功夫。泗水縣70%的村莊都在山區,施工中遇到很多困難。
“平原地區完成一個臺區的改造升級一天時間就夠,而在山區,一天連個坑都鼓搗不出來。”當時參與中峪村機井通電工程的金莊鎮供電所所長王仁飛說,往地下一挖,都是石頭,根本沒法用挖掘機。為了把石頭弄碎,把拆房子用的破石機都用上了。
除了山區的坑,濟寧供電公司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還遇到另一個問題,就是湖區物料運輸。大船只能將電桿運進湖里,分流的河道很窄,只能換小船運輸,而小船每次只能承載一根電桿的重量,需要反復多次運輸。“河道最淺的時候,我們就得靠自己肩扛。”
再多的困難也沒耽誤進度。濟寧供電公司實行分級負責制,市、縣供電公司各部門逐級簽訂責任書;強化過程管控,定期編制工作簡報;開展工程建設競賽、工程建設評級。2016年全年完成2898個單體工程,改建機井1.7萬眼。2017年年底將實現濟寧市平原地區機井通電全覆蓋。屆時,受益農田面積將達266.1萬畝,共涉及2598個行政村。
“智慧施工”惠民便民
在電纜施工時,機井通電工程全部采用電纜直埋敷設方式,低壓電纜在敷設時存在多處需要穿越道路的情況。那路面是不是就會被切開?
在濟寧,答案是令人欣慰的“不會”兩個字。
“我們買了新型金剛石工程鉆機。”濟寧供電公司運檢部主任助理孫洪山說,“機器也不貴,3000塊錢左右,很容易就能鉆出電纜通道,最長能鉆孔20多米呢,完全能滿足機井通電工程跨路施工的需要。”
路面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施工成本也降低了,既惠民便民又省時省力,這也是濟寧供電公司“智慧施工”的特色。此外,在機井通電工程中,該公司還聯合相關公司研制了水泥預制件替代磚混結構。
“安裝電纜分支箱、計量箱,都需要壘砌基礎做支撐。典型設計是磚混結構,費事不說,時間久了還會粉化。”孫洪山說,用預制件就不用把沙子、水泥、水運到地里現場制作,既結實又方便。
除此之外,濟寧供電公司還打造臺區示范工程。為提升配農網工程管控,提升工程施工工藝,開展了400余人次的宣貫會,并開展市縣兩級觀摩式培訓。“工程不僅要有價值,也要有顏值。”孫洪山告訴記者,在2016年全省“配電網優質工程”評選中,濟寧供電公司10項工程入選,數量全省第一。“機井通電與小城鎮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雖小,但也要按照高標準來建設。” 來源:國家電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