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載能負荷環保電力聯合實時在線監控系統》通過鑒定
能耗大區內蒙古有望摘掉“黑帽子”
本網訊 記者 仝晨章 通訊員 白威威 報道 8月2日,由內蒙古電力公司薛家灣供電局、鄂托克旗環境保護局與清華大學電機系共同合作開發的《高載能負荷環保電力聯合實時在線監控系統》通過了教育部的技術鑒定。該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實現生產設備和關鍵環保設備之間的閉鎖聯動,能夠有效監控并制約企業的超標排放,無疑給飽受高載能污染的草原帶來了天晴的“福音”。
高載能產業是內蒙古重要產業和地方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其用電量已經占到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總用電量的40%左右,也成為內蒙古電力公司電力營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載能負荷占整個負荷80%以上的薛家灣供電局,為了杜絕轄區的偷排暗排現象并有效地保證高載能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今年牽頭先后對準格爾旗濱海化工、廣興礦業和鄂托克旗新華結晶硅公司4臺電石爐運行進行實時在線監測,平均除塵效率達到99%。如以鄂爾多斯市近300家高載能重污染企業測算,此項科研成果得以推廣,每年可減少煙塵排放283.52萬噸,環保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當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