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戶要找到自家的電表很麻煩 |
就市民反映智能電表的相關(guān)問題,成都電業(yè)局一一作了解釋
家住成都武成大街的小林,因智能電表儲值不足在雪夜被突然斷電后,四處想辦法充值,忙了半天卻無果(華西都市報昨日報道)。很多讀者昨天打進華西都市報熱線028-86969110說,小林的遭遇自己也遇到過。家住海椒市街的余小姐昨天凌晨也因智能電表儲值不足的問題,被折騰了2個小時。
A
講述
深夜遭斷電半天找不到電表
前晚11點半左右,余小姐突然陷入黑暗中。她的第一反應是停電了,但透過窗戶發(fā)現(xiàn),四周鄰居家都燈火通明,出門看電梯也在正常工作。
確定不是跳閘問題后,余小姐找到小區(qū)物管。“是不是你的智能電表里沒錢了哦?”物管的話提醒了余小姐。兩天前才換了新的智能電表,余小姐馬上撥打電力服務熱線。
“斷電前應該給我個提示,我好提前繳費,也不至于大冬天的半夜被突然斷電嘛。”針對余小姐的疑問,熱線工作人員很快給了解釋:智能電表上有提示,如果低于30元會閃白色的燈光。
余小姐在家里找了半天也沒找到電表,只好再次找到物管。在物管工程部維修人員的帶領(lǐng)下,余小姐終于找到自己的電表。“我家住在24樓,我的電表卻安裝在22樓的強電井內(nèi)。除非我有特異功能,有透視眼,不然怎么可能看得見隔我2層樓外的電表在閃提示燈?”
余小姐說,她所住的電梯公寓,每4層樓住戶電表統(tǒng)一安裝在其中一層樓的強電井內(nèi)。平時強電井的門是鎖著的,物管工作人員才有鑰匙,住戶自己不能隨意查看。
又高又隱蔽大家都說不方便
找到智能電表,余小姐又被另外一個問題難住了。20多戶的電表排成幾排安裝在強電井的墻上,余小姐的電表在最頂端,“我剛好1.6米,雙腳墊直了都摸不到電表,更不要說把卡插進去查詢余額了。”最后在一位身高在1.75米的物管工作人員的幫助下,余小姐才查看到了電表余額。
華西都市報記者在采訪中發(fā)現(xiàn),在電梯公寓中,類似余小姐這種電表集中安裝、不方便隨時查看自家用電情況、電表安裝位置過高需要借助小板凳或人字梯才能夠著電表進行操作的情況,并不少見。
市民盧曦家住多層樓小區(qū),左鄰右舍的電表都統(tǒng)一安裝在一樓樓梯底下,樓梯外還安了一扇木門。不管智能電表的提示燈怎么閃,不走到一樓打開木門查看電表,住戶們都難以發(fā)現(xiàn)余額不足的提示。
“誰沒事會去電表前瞎轉(zhuǎn)悠呢?”盧曦認為,既然是一戶一表,就應該把智能電表安裝到用戶家門口,方便用戶查看。
B
回應
安裝符合規(guī)定用慣了就方便
昨天下午,就市民在使用智能電表時不方便的情況,華西都市報記者電話采訪了成都電業(yè)局,一梁姓工程師一一解答了這些問題。
梁工程師說,集中安裝智能電表主要是出于符合建筑規(guī)定、保障安全、節(jié)約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考慮。所有電表都要按建筑行業(yè)要求的位置安裝,以免產(chǎn)生安全隱患。
如果要將電表安裝到每戶人家門口,就需要在樓板上打孔、排線,可能會破壞樓房建筑,也可能因電線外露帶來漏電危險。此外,電表集中安裝,能提高工作人員工作效率。
他說,在安裝電表前,電業(yè)局結(jié)合成都市民的平均身高,制定了智能電表安裝位置的最高標準。規(guī)定其安裝最高不超過1.8米。
針對余額提示的方式問題,他說,在設(shè)置余額提示時,電業(yè)局設(shè)置了兩個提示方案:聲音提示和亮光提示。經(jīng)過測試發(fā)現(xiàn),聲音提示產(chǎn)生噪聲,最終采用了亮光提示。智能電表在余額不到30元時,會通過亮起表盤背光、閃爍紅燈以及表面出現(xiàn)“請購電”字樣等方式提示居民繳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