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消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今日發布能源報告,稱未來20年全球能源需求將增加30%,新興市場成為推高能源需求的主力軍。未來20年全球核電發展會進入緩慢上升期,而中國核電新增裝機容量占比將達到47%,成為世界核電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未來中國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全球領先
麥肯錫上海分公司董事兼總經理王炬介紹,未來20年中國能源需求大幅增長,到2030年增長量約為30QBTU(1QBTU=1015英國熱量單位),而世界全部能源需求增長約為116QBTU,僅中國的能源需求量就占到27%,超過1/4的比例。
能源需求的快速增長和傳統能源的日漸枯竭,將推動中國尋找突破之路。王炬認為,中國將成為推動全球能源結構向可持續能源轉型的主力軍。麥肯錫的報告顯示,未來20年中國新增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達到47萬兆瓦,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的23%。
但未來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的占比仍然較低。報告顯示,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利)在2010年占比不超過4%,到2030年增加到14%,到2050年增加到18%。
王炬認為,太陽能、風能目前尚不具備經濟性,未來需要革命性的突破,才能對傳統化石能源起到較好的替代作用。
未來20年中國核電新增裝機容量占全球47%
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泄露以后,馬爾庫勒核工廠的爆炸為全球核電發展再添新的陰影,日前西門子宣布全面退出核電市場,核電是否會陷入停滯,成為能源領域關注的一個問題。
王炬認為,未來20年全球核電發展會進入緩慢上升期,核電2010年占全球發電量的14.6%,在2030年這一比例將增加至16.3%,到2050年將緩慢增加至18.4%。
其中,中國核電新增裝機容量占比將達到47%,是世界核電發展的主要推動力。目前,我國在運核電機組13臺,總裝機達到1080萬千瓦;在建機組達28臺,裝機容量達3097萬千瓦。
王炬表示,中國能源發展離不開核電,同時核電技術成熟,單位發電成本已經和火電成本基本持平,業界認為,未來中國會增加對核電安全性的考慮,發展速度會相對減慢,但核電仍舊會是中國能源的重要部分。
2015年能源供需平衡將轉為偏緊
報告認為,未來能源供應將持續趨緊,2020年以前將面臨短缺風險,數據模擬分析得出的結果顯示,2015年全球能源將從供大于求轉向短缺。
王炬稱,能源供應緊張,在能源上游市場的競爭將會愈演愈烈。這種競爭不僅僅局限在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還會發生在發展中國家之間。
而對能源的全球投資將大幅提升,“因為能源開采難度增加,投入成本會越來越高,所以未來非常重要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王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