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洞頭縣供電局和浙江舟山啟明電力建設有限公司近50名電力施工人員兩天的艱苦奮戰,大門島觀音礁至鹿西島昌漁礁總長約4.7千米的海底電纜敷設完成,鹿西島上供電終于有了“雙保險”。
鹿西島位于洞頭本島東北部距縣城16.4公里,以島建鄉,以島為名,人口約0.8萬。是洞頭縣重點海洋捕撈基地、溫州市菜藍子工程后方供給基地之一,也是聞名遐邇的海上鳥島。鹿西島于1988年2月完成了第一回海底電纜敷設,通電至今曾多次遭受過往船只錨害導致全島失電。為徹底消除鹿西島用電瓶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浙江省電力公司投入2000萬元資金在島上興建35千伏鹿西輸變電工程,新建35千伏線路14.8千米,并敷設約600萬元、總長約4.7千米的35千伏海纜。承擔此項艱巨任務的洞頭縣供電局高度重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制定了周密的實施方案,精心部署。為早日完成海底電纜敷設的任務,從10月24日開始每天早上5時,天剛朦朦亮,電力施工人員穿著桔黃色的救生衣準時出海。
自古云:海上無風三尺浪。海上的浪,浪中的涌,巖礁上浪花飛濺,三只施工作業船只在海上左右顛簸,一會兒拋向浪尖兒,一會兒跌入低谷,船只在大門、鹿西島之間按照電纜走向緊張有序地進行敷設,在選擇對岸登陸點巖礁上靠攏時,電力施工人員利用潮水往上涌時船頭向巖礁上頂的瞬間,一個個以最快的速度分別向巖礁上迅速跳躍,成功進入彼岸亂石巖礁上,他們拖著被浪花飛濺沖濕的工作服和鞋子,手抬肩扛搬運著笨重的電力施工器材,艱難地爬在斷崖峭壁,攀上陡峭的島礁上,在建纜1號海纜船施工人員的配合下,克服船只顛簸頭暈目眩,站立不穩的狀況,搶在潮水上漲的時機,以“征服海上千層浪”的決心,利用橡皮圈在水上的浮力將電纜綁捆后緩緩拖往對岸巖礁上,大家齊心協力,硬是將每米30多公斤重的電纜線拖往陡峭的巖礁上,堅持海底電纜敷設完成。
鹿西島位于洞頭本島東北部距縣城16.4公里,以島建鄉,以島為名,人口約0.8萬。是洞頭縣重點海洋捕撈基地、溫州市菜藍子工程后方供給基地之一,也是聞名遐邇的海上鳥島。鹿西島于1988年2月完成了第一回海底電纜敷設,通電至今曾多次遭受過往船只錨害導致全島失電。為徹底消除鹿西島用電瓶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浙江省電力公司投入2000萬元資金在島上興建35千伏鹿西輸變電工程,新建35千伏線路14.8千米,并敷設約600萬元、總長約4.7千米的35千伏海纜。承擔此項艱巨任務的洞頭縣供電局高度重視,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制定了周密的實施方案,精心部署。為早日完成海底電纜敷設的任務,從10月24日開始每天早上5時,天剛朦朦亮,電力施工人員穿著桔黃色的救生衣準時出海。
自古云:海上無風三尺浪。海上的浪,浪中的涌,巖礁上浪花飛濺,三只施工作業船只在海上左右顛簸,一會兒拋向浪尖兒,一會兒跌入低谷,船只在大門、鹿西島之間按照電纜走向緊張有序地進行敷設,在選擇對岸登陸點巖礁上靠攏時,電力施工人員利用潮水往上涌時船頭向巖礁上頂的瞬間,一個個以最快的速度分別向巖礁上迅速跳躍,成功進入彼岸亂石巖礁上,他們拖著被浪花飛濺沖濕的工作服和鞋子,手抬肩扛搬運著笨重的電力施工器材,艱難地爬在斷崖峭壁,攀上陡峭的島礁上,在建纜1號海纜船施工人員的配合下,克服船只顛簸頭暈目眩,站立不穩的狀況,搶在潮水上漲的時機,以“征服海上千層浪”的決心,利用橡皮圈在水上的浮力將電纜綁捆后緩緩拖往對岸巖礁上,大家齊心協力,硬是將每米30多公斤重的電纜線拖往陡峭的巖礁上,堅持海底電纜敷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