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3月31日訊以“百年越劇、千年剡溪、萬年小黃山遺址”聞名于世的浙江省嵊州市,在“十一五”期間,共計投資13個億實現了堅強電網建設。先后完成投運500千伏蒼巖、220千伏浦口等輸變電工程;完成9個鄉鎮(街道),145個村的新農村電氣化建設任務,獲得了“新農村電氣化縣”稱號。嵊州電力以嶄新的面貌,為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根據科學預測,2015年嵊州市最高供電負荷和供電量分別將年均增長11.4%和10.5%,這對嵊州電網發展的速度、結構、質量帶來了新的考驗。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嵊州市電力公司將繼續加快電網建設步伐,完成投資2.51億元,新增110千伏變電容量10萬千伏安;新增各變電站公用出線23條;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21條。同時全面啟動全市中心鎮電網建設,有序開展新一輪農網升級改造,完成6個新農村電氣化鄉鎮、57個新農村電氣化村的建設任務,重點解決農村低電壓問題。
展望“十二五”嵊州電網建設規劃,2011年至2015年,嵊州市將投入資金10.13億元,完成智能配電網階段建設目標,全面提高配電網技術裝備水平,完善和優化配電網構架,配網供電能力和供電可靠性。
其中高壓配電網投資約3.08億元,以3座220千伏變電站為上級電源,構建雙電源110千伏供電環網;中低壓配電網投資約6.64億元,結合嵊州市電網現狀,改造完善中壓配電網功能,完成全市變電站供電范圍的優化、調整及其10千伏主干網架建設,實施各中心鎮配電網建設與改造工程等;智能電網項目投資約4120萬元,完成農網智能化規劃中變電、配電、用電、調度、通信等環節的項目建設。如變電站監控改造、配電調控一體化建設、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建設、縣調自動化技術建設、自動化通信建設等。(茹繼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