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智能電網在線訊:今年電網建設的重點是特高壓。申萬研究所預計,“十二五”特高壓投資將達5000億元,其中特高壓交流投資達3000億元,特高壓直流線路投資將達2000億元。?
?
??????? 近來,日本核危機使電力發展成為全球的熱點。而中國在暫停新核電項目的審批后,電力又將選擇何種方向??
??????? 3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主辦的“2011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表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及能源裝備制造的相關支撐技術和裝備,加快促進能源裝備的綠色低碳發展。他特別指出,實現能源裝備綠色發展,一是要大力發展高效潔凈燃煤發電裝備;二是發展先進輸電技術裝備,大力發展特高壓;三是發展智能電網。?
??????? 這是工信部高官首次在公開場合就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和特高壓作出表態。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電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意味著此前爭議不少的智能電網和特高壓建設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 何為特高壓和智能電網?
??????? 對于特高壓和智能電網,是近兩年市場上比較熱門的詞,但具體是什么,估計很多人并不了解。那么,特高壓與智能電網究竟有什么關系??
??????? 智能電網的主要特點是可以連接不同級別的電廠,滿足不同層級用戶的需要,特高壓技術則主要是可以大容量連接新電廠。特高壓線路由于傳輸能力巨大,可以解決擁堵問題;而智能電網作為新一代傳輸技術與網絡,可以解決跨地區問題。?
??????? 目前中國電力的一個現狀是,一方面,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以往是夏天缺電,現在缺電時間已經提前,原因不是缺煤,而是新增裝機難以滿足新增用電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發電因為上不了網而浪費了。我國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如三分之二的煤炭資源、風能、太陽能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五分之四的水電資源分布在西南部,而三分之二的用電負荷集中在東部地區。?
??????? 如何調和兩者矛盾?按照工信部副部長蘇波的意思,發展先進輸電技術裝備,尤其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先進輸電技術裝備,降低大規模、跨區域送電的線路損耗。而發展智能電網,則可以有效地兼容風能、太陽能等間歇式新能源,能夠加強電力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銜接,提高輸配電效率。也只有這樣,一度頗為嚴重的棄風現象可以借助特高壓智能電網得以控制,才可以將如此集中和不穩定的電力從“三北”傳輸到華北和華中等負荷中心。同樣,對于作為清潔能源的核電和水電,未來的發展也都將有賴于建設特高壓電網。?
??????? 事實上,“十二五”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由于此前對特高壓建設在學術界有不少爭議,此舉則標志著特高壓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特高壓已經成為“十二五”電網發展的重中之重。? ??????? 建立“三橫三縱”? ? ???????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在“十二五”期間,加快大型煤電、水電和風電基地外送電工程建設,形成若干條采用先進特高壓技術的跨區域輸電通道,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20萬公里。一方面,嚴格控制東部等地區新增火電項目,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地區不再布局建設新的燃煤電站,所需電力統統通過西部輸電解決,也可改善日益惡化的空氣質量。另一方面,繼續推進“西電東送”和“北電南送”,建設超高壓和特高壓輸電線路。?
??????? 簡而言之,就是一方面控制東部火電,另一方面在西部將煤、水和新能源就地轉化發電,然后通過智能電網輸送到東部,實現能源“空中走”。 而國家電網方面稱,電網形態由原來的東北-華北-華中“長鏈式”,轉變為華北-華東-華中“團狀”結構(下稱“三華電網”),與西北、東北、南方3個同步電網之間通過直流聯系,“三華電網”將讓煤炭主產區“三西”地區輸煤、輸電的比例從目前的20∶1提高到6∶1,?
??????? 按相關規劃,我國將建設連接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三縱三橫”的特高壓骨干網架和13項直流輸電工程(其中特高壓直流10項),形成大規模“西電東送”和“北電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三華”(華北、華中、華東)、西北、東北三大同步電網。而對于2011年特高壓工作的進度,國家電網則明確:要確保淮南(皖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一季度核準,力爭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上半年核準,蒙西-長沙、靖邊-連云港(601008)特高壓交流工程和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年內核準。而去年的核準進展很慢。?
??????? 如果順利實現,這意味著6條線將開建,遠遠超出2010年的規模,并帶來巨大的設備投資潮。僅以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這兩條線看,據申萬研究所預計,將分別投資194億元和230億元。而如果6條線全部開建,投資額將非常巨大。?
??????? 同時,大型煤電基地的電力通過特高壓輸送到東中部負荷中心,除去輸電環節的費用后,到網電價仍低于當地煤電平均上網電價0.06~0.13元/千瓦時,同時節約裝機1500萬千瓦,節省電源投資560億元;接納新增清潔能源1.45億千瓦,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4.5億噸,每年減少環境損失45億元。?
??????? 投資將達2.5萬億元?
??????? 特高壓技術的發展及智能電網建設已經全面拉開,據有關部門預測,“十二五”期間,電網投資總額或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0%。而今年電網建設的重點是特高壓。申萬研究所預計,“十二五”特高壓投資將達5000億元,其中特高壓交流投資達3000億元,特高壓直流線路投資將達2000億元。?
??????? 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哪些上市公司將從中受益??
??????? 在特高壓交流方面,主要設備包括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GIS 組合開關、互感器等設備。在特高壓投資中,設備投資約占45%,其中變壓器(含電抗器)占設備投資約30%,GIS 約占25%,互感器約占10%。?
??????? 3月26日,工信部副部長蘇波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主辦的“2011年經濟形勢與電力發展分析預測會”上表示,要大力發展新能源裝備產業及能源裝備制造的相關支撐技術和裝備,加快促進能源裝備的綠色低碳發展。他特別指出,實現能源裝備綠色發展,一是要大力發展高效潔凈燃煤發電裝備;二是發展先進輸電技術裝備,大力發展特高壓;三是發展智能電網。?
??????? 這是工信部高官首次在公開場合就大力發展智能電網和特高壓作出表態。業內人士認為,這是電網發展的主要方向,也意味著此前爭議不少的智能電網和特高壓建設迎來了真正的春天。?
??????? 何為特高壓和智能電網?
??????? 對于特高壓和智能電網,是近兩年市場上比較熱門的詞,但具體是什么,估計很多人并不了解。那么,特高壓與智能電網究竟有什么關系??
??????? 智能電網的主要特點是可以連接不同級別的電廠,滿足不同層級用戶的需要,特高壓技術則主要是可以大容量連接新電廠。特高壓線路由于傳輸能力巨大,可以解決擁堵問題;而智能電網作為新一代傳輸技術與網絡,可以解決跨地區問題。?
??????? 目前中國電力的一個現狀是,一方面,沿海及經濟發達地區以往是夏天缺電,現在缺電時間已經提前,原因不是缺煤,而是新增裝機難以滿足新增用電需求;另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發電因為上不了網而浪費了。我國能源資源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如三分之二的煤炭資源、風能、太陽能分布在北部和西北部,五分之四的水電資源分布在西南部,而三分之二的用電負荷集中在東部地區。?
??????? 如何調和兩者矛盾?按照工信部副部長蘇波的意思,發展先進輸電技術裝備,尤其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先進輸電技術裝備,降低大規模、跨區域送電的線路損耗。而發展智能電網,則可以有效地兼容風能、太陽能等間歇式新能源,能夠加強電力需求側和供給側的銜接,提高輸配電效率。也只有這樣,一度頗為嚴重的棄風現象可以借助特高壓智能電網得以控制,才可以將如此集中和不穩定的電力從“三北”傳輸到華北和華中等負荷中心。同樣,對于作為清潔能源的核電和水電,未來的發展也都將有賴于建設特高壓電網。?
??????? 事實上,“十二五”規劃綱要已明確提出,發展特高壓等大容量、高效率、遠距離先進輸電技術。由于此前對特高壓建設在學術界有不少爭議,此舉則標志著特高壓建設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發展特高壓已經成為“十二五”電網發展的重中之重。? ??????? 建立“三橫三縱”? ? ??????? “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在“十二五”期間,加快大型煤電、水電和風電基地外送電工程建設,形成若干條采用先進特高壓技術的跨區域輸電通道,建成330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20萬公里。一方面,嚴格控制東部等地區新增火電項目,在大中城市及其附近地區不再布局建設新的燃煤電站,所需電力統統通過西部輸電解決,也可改善日益惡化的空氣質量。另一方面,繼續推進“西電東送”和“北電南送”,建設超高壓和特高壓輸電線路。?
??????? 簡而言之,就是一方面控制東部火電,另一方面在西部將煤、水和新能源就地轉化發電,然后通過智能電網輸送到東部,實現能源“空中走”。 而國家電網方面稱,電網形態由原來的東北-華北-華中“長鏈式”,轉變為華北-華東-華中“團狀”結構(下稱“三華電網”),與西北、東北、南方3個同步電網之間通過直流聯系,“三華電網”將讓煤炭主產區“三西”地區輸煤、輸電的比例從目前的20∶1提高到6∶1,?
??????? 按相關規劃,我國將建設連接大型能源基地與主要負荷中心的“三縱三橫”的特高壓骨干網架和13項直流輸電工程(其中特高壓直流10項),形成大規模“西電東送”和“北電南送”的能源配置格局。到2015年,基本建成堅強智能電網,形成“三華”(華北、華中、華東)、西北、東北三大同步電網。而對于2011年特高壓工作的進度,國家電網則明確:要確保淮南(皖南)-上海特高壓交流工程一季度核準,力爭錫盟-南京特高壓交流工程上半年核準,蒙西-長沙、靖邊-連云港(601008)特高壓交流工程和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年內核準。而去年的核準進展很慢。?
??????? 如果順利實現,這意味著6條線將開建,遠遠超出2010年的規模,并帶來巨大的設備投資潮。僅以溪洛渡-浙西、哈密-河南特高壓直流工程這兩條線看,據申萬研究所預計,將分別投資194億元和230億元。而如果6條線全部開建,投資額將非常巨大。?
??????? 同時,大型煤電基地的電力通過特高壓輸送到東中部負荷中心,除去輸電環節的費用后,到網電價仍低于當地煤電平均上網電價0.06~0.13元/千瓦時,同時節約裝機1500萬千瓦,節省電源投資560億元;接納新增清潔能源1.45億千瓦,相當于每年減排二氧化碳4.5億噸,每年減少環境損失45億元。?
??????? 投資將達2.5萬億元?
??????? 特高壓技術的發展及智能電網建設已經全面拉開,據有關部門預測,“十二五”期間,電網投資總額或達2.5萬億元,同比增長約70%。而今年電網建設的重點是特高壓。申萬研究所預計,“十二五”特高壓投資將達5000億元,其中特高壓交流投資達3000億元,特高壓直流線路投資將達2000億元。?
??????? 如此大規模的投資,哪些上市公司將從中受益??
??????? 在特高壓交流方面,主要設備包括特高壓變壓器、電抗器、GIS 組合開關、互感器等設備。在特高壓投資中,設備投資約占45%,其中變壓器(含電抗器)占設備投資約30%,GIS 約占25%,互感器約占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