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煤炭和化工工業的迅速擴張,工業開采已經成為呼倫貝爾草原沙化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呼倫貝爾草原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
呼倫貝爾草原現在處于干旱半干旱地區,降水稀少,環境生態脆弱。地下水被排干和地表徑流被截斷的直接后果是地表植被的退化和草原的消失。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上著名的三大草原之一,生長著堿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素有“牧草王國”之稱。
這里也是夏季游客們最喜歡去的地方,藍天白云,綠草如茵。策馬奔騰的牧民,這種廣袤又灑脫的意境是呼倫貝爾所獨有的。
呼倫貝爾草原還儲藏著非常豐富的煤炭資源。探明儲量為306.7億噸,預測儲量630億噸,遠景儲量1000億噸以上,占內蒙古全境煤炭含量的15%。探明儲量是東北三省(遼寧、吉林和黑龍江)煤炭總和的6倍。
近年來,隨著內蒙古出臺一系列的產業招商引資優惠措施,神華、大唐、云天化等國內主要能源企業紛紛進駐呼倫貝爾草原,開采煤礦和興建化工企業。
煤炭開采給整個城市帶來可觀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美麗的呼倫貝爾草原帶來了不可逆轉的生態危害。目前因地下水抽采嚴重,牧草提前枯死,化工集中的地方空氣中飄著臭味,使當地牧民生存和生活都已受到影響。
煤電基地帶來生態災難
2007年,國土資源部確定呼倫貝爾地區為全國三大重點采礦帶之一。
隨著煤炭和化工工業的迅速擴張,工業開采已經成為呼倫貝爾草原沙化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呼倫貝爾草原每年以2%的速度退化。
呼倫貝爾市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煤炭(主要是褐煤)資源豐富。
截至2008年年底,探明煤炭資源儲量超過1000億噸,是東北三省總和的6倍,遠景資源量近2000億噸,居自治區第3位,開采成本低,且輸電走廊條件優越,加上地表水資源豐富,具備建設大型燃煤坑口電廠、實施遠距離向外送電的條件,使之成為推行煤電一體化示范的理想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