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裝機規模再次提高超出預期,顯示出國家支持光伏發展的決心。此外,對征求意見稿中一些細則的修改,則預示了國家政策的微調。今年17.8GW的裝機預計能夠實現,光伏電站建設將向地面和“大型分布式”傾斜。
除提高裝機規模外,《通知》對征求意見稿中細則做出修改,顯示政策的調整。第一,《通知》中取消對分布式和地面電站建設規模比例的劃分,顯示國家放寬對地面電站建設的限制。
從去年的建設情況看,地面電站建設速度明顯快于分布式。根據國家能源局的統計數據,2014年,我國完成大型地面電站8.55GW,完成分布式電站建設2.05GW,分布式電站建設遠未達到計劃的8GW,而地面電站則超出計劃2.55GW。在國家不對地面電站建設比例進行限制的情況下,17.8GW的裝機規模將向地面電站傾斜。英利綠色能源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家將地面電站和分布式電站的建設比例由去年的6:8提高至征求意見稿的8:7,再到最終出臺《通知》時取消比例限制,顯示出國家放寬對地面電站建設規模的限制。該負責人同時透露,有消息稱明后年西部特高壓建設速度將加快,這將清除以往掣肘西部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電力發展的一大障礙,國家放寬對地面電站限制很可能跟西部特高壓建設加快有關。
第二,《通知》明確鼓勵農光互補、漁光互補等項目。根據《通知》,1.6GW的建設規模將專門用于光伏扶貧試點縣的配套光伏電站項目。而此前的征求意見稿有意對農光、漁光等大型分布式項目進行限制。根據征求意見稿,在分布式總量不變的情況的下,不限定屋頂分布式光伏的建設規模,顯示出大型項分布式項目受到限制。
晶科能源有限公司品牌總監錢晶認為,今年大型分布式項目建設速度將會加快。此前,晶科能源董事長李仙德透露,晶科已經在沿海地區,有20個大型分布式項目在建。
第三,《通知》取消征求意見稿中對屋頂分布式3.15GW最低建設規模的限制,由硬性規定改為鼓勵。
光伏研究機構NDPSolarbuzz高級分析師廉銳認為,國家取消最低規模限制,并不意味著國家支持屋頂分布式的政策基調發生改變。屋頂分布式發展中存在諸多問題,靠硬性規定并不能拉動其發展。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出臺政策推動屋頂光伏的發展,預計今年屋頂光伏的裝機會好于去年。近期,安徽、北京等省、市宣布將從省內、市內撥款給予分布式光伏建設補貼。
基于國家政策的持續大力扶持,以及市場的逐漸認可和追捧,業內人士預計,我國2015年17.8GW的光伏發電裝機目標能夠實現。直接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