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電改正在步步推進。據了解從多位權威人士處獲悉,電力市場建設、交易體制改革、發用電計劃改革、輸配電價改革和售電側改革等五個電力體制改革關鍵性配套文件已形成征求意見稿,提出在今明兩年先在全國范圍選擇2至3個省份進行綜合試點,放開工商業大用戶參與售電側市場,根據負面清單開放社會資本組建售電商。
據9號文件直接催生了這場電力改革的利益博弈。“廣東、江蘇、山東、黑龍江、浙江等地區的社會資本和能投都在忙著設立售電公司。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市場有現五大發電企業并不急于將售電公司成立。因為,成立售電公司很容易,需要突破的是如何進行售電方面的服務配套,這些工作發電企業都還在籌備進行中。
但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從電力市場化改革的長遠發展趨勢來看,電網企業參與售電側競爭,是違背了電力市場化初衷的——在售電側放開之前,全中國百分之九十的售電業務均隸屬于電網企業,電網企業掌握著輸配電調度大權,同時在售電側擁有人才、技術、用戶資源等方面的絕對優勢,如果讓電網企業參與售電側競爭,實際上只不過是讓電網企業成立一個分公司,繼續售電,這對其他新進入售電領域的售電主體顯然是不公平的,也難以真正達到售電側市場化的真正目的。
在售電側放開初期,因為其他售電主體業務模式都不成熟,電網企業仍舊將扮演著較為重要的角色,但隨著其他售電主體(尤其是擁有發電資產的企業及擁有配電資產的節能服務企業)商業模式漸趨成熟,將會蠶食很大一部分供電局潛在增長電量,未來電網企業在售電側的市場化角色將會慢慢弱化。
而擁有發電資產的售電企業、新能源類售電企業及對能源互聯網有獨到理解的節能服務企業,在未來的售電側市場將會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 來源:北極星配售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