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四川爭取到農網改造升級投資170億元(含無電地區電力建設20.5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38.1億元,全年總投資和中央預算內投資均為全國第一。這意味著,全省除成都市主城區外的177個縣(市、區),今年平均每縣農網投資將達到1億元,部分農網建設欠賬多的縣(市、區)投資將超過3億元。這是記者9月7日從全省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電視電話會議上獲悉的。
仁壽縣古佛鄉利群村村主任王玉彬經歷了農網改造前后的變化。作為枇杷產區,該村907戶、2436人都靠種植果樹為生,低電壓成了村里枇杷產業的“腸梗阻”。種植枇杷關鍵在水,電力不足,抽水灌溉就不行,“水分不足,結出來的枇杷小,賣不起價。”農網升級改造投入356.84萬元,為村里新增了7臺110千伏安變壓器。農網改造完成時,村民自發買鞭炮慶祝。
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170億元投資涉及的項目,重點安排為四個方面:藏區農網、貧困地區農網改造升級項目;未進行過改造的農村電網、低電壓臺區治理,目前已理順管理體制的轉供區、小水電供區電網項目;農村群眾對當地用電質量反映強烈的地區電網項目;部分急需改造的藏區縣城電網項目。今年預算內項目預計明年7月底全部完工,具體實施單位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和省能源投資集團。
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負責人表示,農村電網改造升級,是四川打贏扶貧開發攻堅戰、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抓手。公司今年農網改造涉及21個市州、144個縣(市、區),時間緊、任務重、要求高、投資大,在我省農網建設史上前所未有。“農網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省能源投資集團負責人說。在能投集團的供區范圍內,通過農網改造,農村到戶電價平均下降了0.23元/度,每年直接減輕農民負擔4400萬元。 來源:四川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