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電網現狀
對于因為電力問題而引起家用電器成為“擺設”的情況,筆者是深有感受。上世紀八十年代末,筆者到市郊農村采訪,發現好多農民家里的雙缸洗衣機居然被當作囤放大米的“米缸”。主人解釋說:農民富裕了,也學城里人的樣子,女兒出嫁,陪嫁也有一些家用電器,其中就包括洗衣機。但是,由于當年市郊農村電壓不穩,而好多地方還沒有通自來水。缺水少電,這洗衣機放著還占地方,于是只能當米缸派用場了。當然,上海農村現在家家都用上了自來水,電網問題也早就解決了,但是,此類現在看起來的笑話,在偏遠的農村可能還在上演。
偏遠農村家用電器普及率低,除了電網問題外,還有個電價過高的問題。農村電網一般興建于70-80年代,大部分缺乏科學規劃,布局不合理,設備陳舊老化,性能低下。我國農村40%的變壓器為60年代的高能耗產品,低壓線路年久失修、供電半徑過大造成的電能損耗達30-40%,許多地方每用一度電,同時就損耗一度電。農村電價畸高是我國經濟生活中的一個突出問題。電價過高影響到農村消費市場的擴大,當然也包括電力的普及。隨著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尤其是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改造的啟動,不僅使得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覆蓋面持續擴大、供電能力及可靠性得到持續改善,同時還將使得西部農村地區電價實現城鄉居民用電同價,使得西部農村居民電力持有成本有所降低,同時也為許多耗能相對較高的電力大舉進入農村居民家庭提供了可能。
電網升級改造計劃
國家能源局通報,項目涉及25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共計項目2139個,投資約926.2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200億元、銀行貸款726.2億元。此次共計新建和改造110(66)千伏變電站415座、線路8500多公里,35千伏變電站978座、線路9300多公里,10千伏線路13萬公里、配變14.4萬臺,低壓線路32.4萬公里、戶表改造627.3萬戶。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組織了國電力網公司、南方電網公司以及地方電網企業,承擔此次新增投資項目實施任務,要求各項目單位務必于7月份開始全面開工建設,按時完成項目建設任務。
據介紹,農村電網點多面廣,遍布全國各地,工程量較大,投資大,帶動經濟增長作用明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今年上半年已實施了450億元農網改造升級項目。
農村電網升級改造近期頻獲支持。6月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通過實施定向調控和各方努力,當前經濟運行中的積極變化增多。為繼續有效應對下行壓力,推進解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要抓住原材料價格較低的有利時機,針對發展“短板”、民生重點領域和亟需解決的問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有效投資。會議決定,一是通過調整結構、盤活存量,增加安排中央投資,重點投向農村電網升級改造、糧食倉儲設施、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城區老工業區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搬遷等,帶動更多地方和社會投資。二是在加快推進水利、中西部鐵路等7類重大工程包建設的基礎上,積極籌劃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現代物流、城市軌道交通4類新的工程包。三是引導金融機構建立快速通道,加快重大工程、PPP項目等貸款審批。促進有效投資持續增長。
電網好比是水,電氣設備好比是魚。有水,有好水,魚才有巨大的生存空間,才能繁殖壯大。電網問題解決了,電氣設備銷售自然就突破了瓶頸,找到了方向。農村電網大規模的改造、更新,無疑為整天擔憂市場飽和的電力行業注入了強心劑。
打造全新農村供電模式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農民收入的不斷提高,農民負擔的減輕,加上國家家電下鄉等一系列惠農政策的實施,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磁爐、空調等家用電器商品的市場已經從城市深入農村,作為電力供應部門,要與時俱進,適時調整營銷策略,改變以往重工業、輕農業的傳統經營理念,努務打造新農村供電模式,積極開拓電力市場,探索出一條服務新農村、促進企業自身發展的成功之路。
打造堅強電網 讓群眾用好電
一是根據城鄉電網基本情況,確定電氣化縣建設總體規劃,逐月分解電氣化村建設任務,細化月度建設目標,實現電氣化縣建設。
二是工程建設中,按照標準建設、典型設計、科技支撐、技術先進的原則,全面優化電網結構,全力打造新農村電氣化精品工程。
三是統一標準模式,對中低壓線路、配電臺區、接戶線、表箱、進戶線等做到規范工藝,統一標準,確保工藝規范、統一美觀。
四是試點先行,以點帶面,穩步推進。徹底解決農村電網配電容載比小、供電半徑大的電力供應“卡脖子”等問題,全面提升農村電氣化工程運行管理水平。
依造科技強網 提升管理水平
大力推廣新技術,建設智能化臺區,積極引用新技術、新產品,大力推廣新設備、新工藝,如配電臺區干線采用絕緣導線,使用穿刺線夾,用戶表箱使用防盜型計量表箱,電能表采用載波表、紅外線表、磁卡表、集抄表等多功能電能表。大力推廣智能化臺區,應用智能配變終端,實現配電臺區“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的綜合管理。
創新管理機制,打造服務品牌
創新多元化繳費方式,不斷豐富收費渠道,改變電費收費單一現象,如:在各鄉鎮開設自助繳費機、網上繳費、IC卡沖費、銀行交費、POP機刷卡、郵政站點等多種繳費方式,真正實現“十分鐘交費圈”,使群眾隨時隨地都能交納電費。
堅持“三查、三進、兩提高”。即查設備、查線路、查臺區,提高管理水平,進企業、進用戶、進社區,提高供電服務質量。要了解客戶在用電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并采取積極措施為用戶排憂解難,使供電服務更加貼進客戶,貼進百姓,切實提高供電服務在客戶中的認知度和滿意度。
成立快速反應的便民服務隊,制定嚴格的24小時晝夜值班制度、周休日工作制度、供電服務搶修時效考核獎懲制度供電所內每名員工對每個村的變壓器、表箱及每塊表要了如指掌。必須在承諾的時間內到達搶修現場,使供電服務更方便、更快捷,最大限度地為新農村建設助力。 來源:北極星配售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