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記者就此來到谷城縣,踏訪鄉村居民和農業企業,但見一股新風迎面撲來。
供電可靠,農民穩當賺錢
元旦3天小長假,谷城縣南河小山峽游客絡繹不絕。
午間,周長福的農家樂暖烘烘的,游客正歇腳用餐。“舍得用空調,為游客提供舒適的環境。”周長福說,如今農村供電充足,空調敞開用。
電力足,不僅方便了鄉村旅游,更為農業生產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入冬來,谷城紫金鎮香菇購銷大戶張遠明忙開了,他請了5名農民工,負責香菇篩選和按等級裝袋。“這臺篩選機可抵40個勞力。你看,它分選出來的香菇大小多均勻。”張遠明說,農村電網改造解決了過去的煩心事。以前,受制于低電壓瓶頸,每到香菇購銷旺季,他要請幾十個人分揀香菇,人受累,多花錢。
為改變農村電網的窘境,去年谷城縣供電公司抓住配網升級、低電壓改造的契機,下力氣保障農村電力安全供應。
2015,谷城農村配網改造投資額達1.78億元,238個村莊新架10千伏線路247千米,低壓線路778千米,變壓器314臺。
現代農業快速發展,農村用電節節攀升。谷城縣冷集鎮漢江社區黨委書記張偉說:“過去,我們村只需一臺變壓器,現在架7臺還嫌少。農家樂、養魚場、生豬場、商品牛基地、蔬菜大棚、醬品加工等用電需求與日俱增。”
電能替代,讓農字企業錦上添花
得益于新架的200千伏變壓器,湖北玉皇劍公司下七坪茶場場長余化龍實現了“以電代柴”制茶的夢想。“2015年,茶場用電量增加4.4萬度,產值大幅增加。”對此,余化龍非常感激五山供電所。
此前,茶場采用柴火炒茶,每年砍伐1800多萬公斤木材,破壞生態環境不說,而且煙熏火燎,茶葉品質上不去,產值低位徘徊。
比余化龍更受煎熬的是湖北玉皇劍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于學,電力“卡脖子”曾讓他苦不堪言。
“公司有茶葉基地10萬多畝,78家茶場,每年制茶3000多噸。”張于學說,“以前木材制茶,用工多,人工報酬上漲,增加了企業成本。而且木柴炒茶無法與用電制茶相媲美,市場競爭力減弱。”去年,玉皇劍公司全部用電制茶。張于學心頭之患煙消云散。
谷城縣落實國家節能減排政策,推進電能替代,推廣“以電代柴”“以電制茶”,破解產業、環境、發展難題,保護綠水青山。去年,全縣完成架空線路90千米,累計增容70臺變壓器8500千伏安,保證農字號企業電力供應。
用電增長,農村高于城區
去年,谷城冷集鎮漢江漁村農家樂業主黃坤的兩臺發電機一直沒用過。電足了,傳統發電機光榮“下崗”。
據介紹,谷城縣530多家農家樂3600多臺空調可全天候運轉,游客的抱怨聲沒了,農家樂營業收入直線上升。去年,全縣共接待游客30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12.3億元。其中,鄉村旅游總量占比達90%。“谷城地處山區,過去一臺變壓器的線路最遠的有2000米,大部分還是拆股線,電壓偏低。”谷城縣供電公司總經理何朝陽說,這次農網改造后,電源點都保持在500米以內。
供電有了保障,木炭生意慘淡。記者在冷集鎮街頭遇到一名農民拉著三輪車叫賣木炭。他抱怨生意不好做,每百公斤木炭比去年便宜了百把塊,還是沒人買。
在冷集鎮冷崗社區,68歲居民鄭玉英正用取暖器取暖。她說:“烤炭不干凈,還容易中毒,兒子多次交待,再冷一點就開空調。讓我不要只心疼錢,不心疼人。”
農網改造,火了城鄉電器經銷商。谷城縣匯科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文忠介紹,過去農民買的電器,大多成擺設,如今電足,掀起新一輪購買電器熱,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電飯鍋、電磁爐進入尋常百姓家。
谷城縣供電公司統計,去年,全縣農村用電量同比增長1939萬千瓦時,增幅9.57%,高于城市電網。 來源: 荊楚網-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