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揚州電網一批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資料圖片
2月14日,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作風建設暨公務管理規范年工作會議,市委書記謝正義指出,要繼續保持那么一種進取精神和務實作風,認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敬業專業、規矩規范地做好今年各項工作。會后,本報記者走進揚州供電公司,深入采訪該公司干好“十二五”、謀劃“十三五”的經驗和做法。今起,本報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2015年,“十二五”收官之際,揚州電網建設標志性工程——總投資約9億元的500千伏高郵變電所建成投運,它和已有的500千伏江都輸變電工程、500千伏儀征輸變電工程一起,構成揚州500千伏電網“鐵三角”。
揚州市“十大功臣”、揚州供電公司總經理陸惠斌說,這一工程意義非凡。過去,揚州僅有一個500千伏的江都變電所,還是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揚州戶均用電容量僅有2.12千伏安,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十二五”期間,揚州一口氣建設了“儀征變”和“高郵變”兩個500千伏變電所,戶均用電容量提升至4.5千伏安,提升112%,一舉超出省均水平,全社會用電量211.5億千瓦時,增幅列全省第五位。
“十二五”期間,揚州創造了一系列的喜人成績:經濟總量連續跨上3000億、4000億兩個大的臺階,GDP在全國百強城市中的排名比2010年提升14位,人均GDP在蘇北蘇中地區率先超過省均水平……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揚州電網的飛速發展、電力的可靠供應。揚州供電人以超前謀劃、自我加壓、敢于擔當的進取狀態,生動詮釋了“敬業專業、規矩規范”。
何為“敬業專業”?就是超前謀劃、自我加壓、敢于擔當
用電和供電能力是反映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晴雨表”。
剛剛過去的“十二五”,是揚州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揚州供電人響亮地提出,我們要為揚州名城建設提供“一流電網”。
眾所周知,一個大型供電工程項目從規劃、選址到建設、運行,周期比較漫長。據介紹,一個110千伏的輸變電工程建設周期至少需要兩年,220千伏的輸變電工程則不低于三年。這么長的建設周期,如果坐等,必然會拖揚州項目發展的后腿。揚州供電公司黨委書記吳鴻說,過去人們提到央企,總認為高高在上,現在我們必須轉變思想觀念,一個重要表現就是主動超前謀劃。
據介紹,1984年建成的500千伏江都輸變電工程是揚州第一個500千伏變電所,保障了揚州近30年的電力供應。隨著揚州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負荷增加,急需建設新的500千伏電源點支撐。“十二五”期間,揚州供電公司先后建成“儀征變”和“高郵變”兩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我們可以說,這將提供揚州未來10至15年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重要電力支撐。”揚州供電公司發展策劃部主任顧明宏介紹說。
2012年,經揚州供電公司努力,省電力公司與揚州簽署了《共同推進揚州電網“十二五”規劃建設會談紀要》,確定“十二五”期間揚州電網規劃投入約150億元。
這么多的錢,往哪投、建什么、成效如何……一系列的問題考驗著揚州供電公司。揚州供電人勇于擔當、自我加壓,努力解決電網建設中遇到的各種困難,為揚州建設一張堅強電網提供了保障。
數據為證:“十二五”期間,揚州供電公司固定資產原值由87.19億元增長至164.7億元,提升近一倍;累計電網投資165.88億元、增長1.9倍;累計售電量786.28億千瓦時、增長1.76倍;全社會用電量突破200億千瓦時大關,達211.5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突破300萬千瓦,達372萬千瓦。
數據是枯燥的,實現這些數據需要揚州供電人付出心血和汗水。在今年春節,新萬福路220千伏線路改造工作一直沒有停止。“按正常工期,至少需要六個月才能完成,但我們47天就修建完了44個立塔基礎,整個工程‘4·18’前完成。”供電公司施工人員自豪地對記者說。
據介紹,“十二五”時期,揚州電網先后建成兩個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新、擴建220千伏變電站16座、110千伏變電站26座,初步形成了7組220千伏雙環網,基本形成了110千伏、35千伏鏈式供電網絡結構,“揚州電網供電能力和可靠性顯著提高,整體供電能力已位居全省前列。
何為“規矩規范”?用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管理,確保百分百滿足重大項目用電需求
有人說,電就像空氣一樣。有了,你體會不到它的重要性;但沒有了,你會發現它無可或缺。
“十二五”時期,揚州全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無論是重大產業項目,還是民生項目、城建項目,所有重大項目建設的供電保障100%完成。這正得益于揚州供電公司規范化和精細化管理。
“為全力保障重大項目建設,我們深化‘四全’服務法,努力做到客戶用電投資最省、接電周期最短、運行成本最低。”陸惠斌告訴記者,供電公司堅持項目推進周報制,推行“業擴直通車”,全力服務所有重大項目;開展“重大產業項目電力服務行”活動,現場辦理和解決用電難題231件。市重大項目庫及城建項目庫中,共有110個項目按期送電。公司還爭取政策支持,減免啟動方案編制費、復驗費等業務費用,公司集體企業在承接項目工程時下浮設計費、施工費等6項收費標準。供電公司還聯合市經信委繼續開展“電力服務行”,實時掌握企業電力需求,針對不同客戶提供超前服務和個性服務;開展“綠色義診”用電診斷活動,推動企業整改用電隱患、減少能源浪費、降低運營成本。
新城河路的桿線下地工程一直備受市民關注。據介紹,該工程共展放110千伏電纜37公里,更換新型“倍容量”導線4回,共計1.4公里。同時工作人員短時間內對新城河路上的45座鐵塔進行了拆除,道路兩側景觀變得更靚麗。
在雙東城區,揚州供電公司開展設備標準化整治和老舊設備改造,完成22條架空線路、33座電房一流整治,展現“城市家具”新面貌。有專家表示,揚州完全可以和世界其他地方的老城區供電線路改造相媲美。
“十二五”期間,揚州供電公司圓滿完成“4·18”、城慶等重大保電任務。僅2015年就有保電任務122項,平均每3天就有一個任務。
……
這些成績的背后,都是揚州供電公司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的管理作保障。“十二五”期間,揚州供電公司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安全第一,著力健全管控體系,緊盯大面積停電和小型農配網作業“一大一小”風險,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組建市、縣公司及農電安全督察隊,確?,F場可控在控。同時建成市、縣兩級應急指揮中心,落實“四統一”搶修體系,實現全省首家搶修零超時,并經受住了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的考驗。
何為“排頭兵”?“十三五”全市電網投資將達143億元,力爭2018年達到“世界一流電網”主要建設目標
何為“排頭兵”?對于揚州供電公司來說,就是在“十三五”要有大作為、大手筆、新突破。
據陸惠斌介紹,揚州供電公司明確了奮斗目標:“十三五”時期,全市電網投資將達143億元,力爭2018年達到“世界一流電網”主要建設目標,實現網絡互聯“全貫通”、業擴容量“全放開”、清潔能源“全消納”和電網狀態“全感知”。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揚州供電公司將實施一系列舉措。2016年,建成投運220千伏霍沙、品祚等輸變電工程,進一步優化揚州電源布點;開工110千伏興和(二城)輸變電等11項電網工程,建成110千伏東郊(建樂)輸變電等9項電網項目,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電力支撐。
全力推進一流配電網項目。“我們計劃今年把整個揚州電網都建成一流配電網。”陸惠斌表示,今年計劃完成市區311平方公里和縣域1812平方公里的一流配電網建設任務,年底實現揚州全市達到一流配網標準。
揚州供電公司還將圍繞省運會等重大時間節點,學習北京奧運會、南京青奧會供電經驗,主動服務“大通道”、“水走廊”和“新江廣”三大城建主戰場,實施“滾動規劃-系統設計-可研評審-評估分析”電網規劃與項目閉環管理機制,保障項目可靠供電,全面提升供電保障能力。圍繞生態科技新城等重點區域和南部快速通道等重點項目,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做好線路遷改等服務工作。同時持續開展配電設施美化治理,實施桿線下地工程,加快推進老城區電力設施改造,大幅提升城市電纜化率,推動電網建設與古城環境的和諧融合。
隨著清潔能源時代加速到來,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不斷提升,揚州供電公司將深化清潔能源替代,持續實施太陽能屋頂推廣工程,積極做好漁光互補、農業大棚薄膜發電及風力發電等項目服務工作,確保全面安全消納;同時加快電能替代,大力推廣新型電能替代技術應用,完成年度電能替代電量4億千瓦時。完成13個充電設施建設,實現全市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站全覆蓋。 來源:揚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