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現代化的步伐越來越快,能源供應也越來越緊張,因此許多地區利用風能、水資源等自然資源,改變了資源短缺的狀況。西部的一個小縣城里,有一座建于地下130多米的水力發電廠,建了20年才正式投產,至今仍在運行。

該水力發電廠建于阿勒泰地區富蘊縣伊雷木湖地下136米,于1958年開工建設,耗時20年才建成投產,名叫“可可托海水電站”。這座水力發電廠的建設,對當時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它緩解了當時的地區電力壓力,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由于環境惡劣,可可托海被稱為中國的極端寒冷地區,根據當時的測量,這里的最低溫度可達零下57攝氏度,我們不知道在這里建水電站會有多大的挑戰。那里的地理條件很差,到處都是硬石,而且當時的技術設施也很有限,實施時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不僅擁有這一特殊的水電站,可可托海地區還具有獨特的自然景觀。盡管名字中有一個海字,但這里并不靠海,當地人稱它為“野鴨湖”。自然環境很優美,湖中到處都是蘆葦,風一吹蘆葦就會隨風飄舞,十分漂亮。水力發電廠伊雷木湖被稱為“大海子”,給人以寧靜祥和的美感。

科科托海還有一個著名的山峰——鐘山,那里有成片的樺樹林,山的最深處還有一個瀑布。如要參觀可可托海水電站,需經過3號坑和洞穴。這只是科科托海水電站的一小部分,想到內部需要再往里走,穿越深邃的隧道來到水電站,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許多參觀者對這一歷史性的成就感到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