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黨中央決定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3月4日,公司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議,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對公司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進行動員部署。
公司上下堅持不懈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強根鑄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把“兩個維護”作為最高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規矩,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自覺把公司工作放到黨和國家事業大局中去審視和推動,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公司不折不扣落實到位,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彰顯“大國重器”的政治擔當。
公司積極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動,廣泛開展群眾性主題實踐,舉辦職工作品創作和展覽、主題歌會等活動,開展“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主題宣傳,組織黨史知識競賽、累計答題1700余萬人次,組織“百年華章 黨旗飄揚”系列宣講以及“大國頂梁柱 永遠跟黨走”故事大賽等。
公司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狠抓黨建引領,強化管黨治黨,大力實施“旗幟領航·提質登高”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基層黨建創新拓展年”活動。深入實施“旗幟領航·組織登高”工程,聚焦“四優五過硬”目標,選優配強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人才隊伍。持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滿足小微企業用電需求,全力服務農村生產生活電氣化,大力實施惠民生工程,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層層壓實管黨治黨責任,高質量推進公司黨組巡視。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持之以恒正風肅紀,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確立“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1年1月19日,公司第四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暨2021年工作會議明確了“一體四翼”發展布局和“五個不動搖”“四個統籌好”“六個更加”等工作要求,進一步完善了公司戰略體系。公司黨組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系統謀劃,錨定方向,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指引。
公司緊緊圍繞主責主業科學優化業務體系,及時調整要素配置,發展規劃、科技創新等方面具有四梁八柱性質的制度框架基本確立。同步構建高質量發展業績考核體系,新的“指揮棒”作用逐步發揮。各部門、各單位按照公司“一體四翼”發展指導意見和五大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狠抓落實,堅定不移加快高質量發展。
聚焦主責主業,電網業務發展全面提速,立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服務“雙碳”目標大局,按照“三強三優”目標,著力實施“五大提升”工程,高質量推進各級電網建設,優化完善電網規劃,加快電網智能化提升和數字化轉型,推廣應用“網上電網”,推動電網發展管理轉型升級。加快重點工程建設,推進新能源數字經濟平臺建設,主要指標全面向好,向著建設能源互聯網、擔當電力產業鏈“鏈長”目標邁出堅實步伐。“四翼”齊飛,金融業務持續增長;國際業務多點突破,巴基斯坦默拉直流項目投入商業運營;支撐產業在“卡脖子”技術攻關、能源互聯網技術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壯大,基本形成4類14項業務的發展布局。
2021年,公司名列世界500強第二位,連續17年獲得中央企業業績考核A級,連續第9年獲得三大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國家主權級信用評級。
全力做好電力保供工作,高標準完成多項重大保電任務
2021年9月,受電煤供應短缺等多種因素影響,火電發電能力嚴重受限,多地出現電力緊缺。公司黨組高度重視電力保供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第一時間傳達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結合實際抓好貫徹落實,明確“六個堅決”工作舉措,舉全公司之力保供電。公司堅決扛起電網責任,強化政治擔當,落實落細措施,千方百計,綜合施策,從發、供、用多向發力,全力以赴保安全、保供電、保民生、保重點,扎實做好電力保供工作,確保經濟社會平穩運行,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確保人民群眾溫暖過冬。
公司始終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牢牢守住安全生產“生命線”,不斷提升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確保電力安全可靠供應,全力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用電需求。2021年,公司以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為著力點,狠抓隱患治理,防范重大風險,大電網保持安全穩定運行,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高標準完成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第十四屆全運會等重要保電任務。
發布實施國內企業首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2021年3月1日,公司發布實施國內企業首個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提出6方面18項舉措,以實際行動貫徹“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爭當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的推動者、引領者、先行者。發布加快抽水蓄能開發建設6項舉措,與社會各方共同投資、建設和運營抽水蓄能電站,已建成抽蓄電站22座,在運、在建裝機規模達到6349萬千瓦。全力服務新能源發展,建成投運全球最大的“新能源云”平臺,為用戶提供新能源并網、補貼申報、交易結算等一站式服務,累計接入新能源場站超過250萬座,服務上下游企業超過1萬家,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積極貢獻。截至2021年年底,國家電網經營區域內并網新能源裝機超過5億千瓦、占全國新能源總裝機的80%以上。
公司立足電網實際,積極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出臺行動方案(2021~2030年),明確了未來10年需要重點推進的9個方面28項任務。組織院士專家深入研究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創新開展碳排放智能監測、精準計量等服務;啟動綠電交易試點,交易范圍覆蓋15個省份的225家市場主體。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實施
2021年1月15日,公司印發《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的意見》,圍繞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強化統籌、精準發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公司把服務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圍繞行業扶貧、定點扶貧、系統扶貧三條主線,踐行使命、努力拼搏、全力攻堅,全面奪取了公司服務脫貧攻堅的決定性勝利。在2021年2月25日召開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國網西藏電力農電部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公司7名個人、15個集體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表彰。
2021年,公司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增強農村電網供電保障能力、提升農村供電服務水平、推動農村清潔用能4方面確定了16項重點工作。保障光伏扶貧發電收益及時支付,全年完成轉付補貼92億元;提升脫貧地區供電保障能力,農村地區戶均停電時間同比縮短0.49小時;促進城鄉基本供電服務均等化;實現農村地區10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業用電報裝“零投資”,服務新能源汽車下鄉,推廣鄉村電氣化項目3595項。
公司緊密對接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持續推進各級電網協調發展,大力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制定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電網專項規劃,制定服務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實施意見,編制完成京津冀、長三角區域城際鐵路和市域(郊)鐵路配套供電專項規劃。雄安數字化主動電網加快建設,劇村22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成投運。深入落實電力援藏20項舉措、援疆25項舉措,加快川藏鐵路和區域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配套供電工程建設。
取得河南特大暴雨抗洪搶險保供電勝利,全力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
2021年7月17日至23日,河南持續遭遇強降雨天氣,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電網設施也受到了沖擊和影響。面對河南特大暴雨災情,公司黨組迅速部署、周密安排,舉全公司之力應對,組織25個省公司支援河南搶險保供,累計投入3.7萬名搶修人員及16億元物資,不到一周時間實現除蓄滯洪區外全部恢復供電,贏得社會各界和災區人民的廣泛贊譽,國家發改委、河南省委省政府、鄭州市委市政府專門發來感謝信。
2021年度夏期間,公司經營區域50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戒水位洪水,臺風“煙花”“盧碧”半個月內連續登陸,多地發生強降雨、強對流、龍卷風等天氣,嚴重影響電網安全運行和可靠供電。公司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建立戰時機制,完善應急預案,發揮集團優勢,科學搶險救災,累計投入搶修人員25萬人次,快速搶修受損設施,保障了電力供應,打贏迎峰度夏防汛抗災攻堅戰,以實際行動彰顯國家電網“大國重器”和“頂梁柱”的責任擔當。
28項冬奧配套電網工程全部提前建成, 為舉辦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盛會貢獻國網力量
2021年10月26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電力運行中心暨國家電網公司冬奧電力保障服務中心投運。作為冬奧保電指揮的重要樞紐,該中心自主研發的北京冬奧電力運行保障指揮平臺(EOC)可實時監測、統一調控冬奧賽事期間北京、張家口兩地三賽區25座場館電力運行。
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北京2022年冬奧會籌辦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簡約、安全、精彩”的辦賽要求,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精益求精做好電力保障工作,確保安全生產平穩局面,為舉辦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奧盛會作出國網貢獻。構建冬奧合作“1+8”組織體系,28項冬奧配套電網工程全部提前建成,張北柔直工程運行模式持續優化,低碳冬奧智能電網示范工程等5項冬奧科技項目全面竣工,賽區供電可靠性將達到99.999%,為歷屆冬奧會最高標準。圍繞場館建設、設備測試、臨時供電需求等,建立場館“一體化”服務保障模式,精心服務保障“相約北京”測試賽,32支場館運行保障團隊2781名技術骨干進入戰時狀態。
實施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 推動能源電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2021年8月,公司圍繞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重大技術需求,實施新型電力系統科技攻關行動計劃,推進首批8個科技項目研究,布局4類重點示范工程建設,在新型電力系統實施路徑、源網荷儲協同等方面盡快取得新突破。
公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推動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國網力量。加大“卡脖子”技術攻關力度,建成特高壓分接開關實驗室,特高壓直流干式穿墻套管和換流變閥側套管樣機研制成功,推進電力工控芯片、特高壓交流二次設備等元器件和設備國產化進程,柔性直流換流變壓器線圈容量刷新世界紀錄,新一代電網智能調度自動化系統試運行,世界首條35千伏公里級超導電纜示范工程在上海投運。在浙江、福建、青海和河北張家口、新疆南疆、西藏藏中分別打造新型電力系統省級、地區級示范區,啟動零碳能源互聯網綜合示范工程建設。
公司牢固樹立創新是第一動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組織開展首批中國電科院院士評選、首席專家選拔等工作,全面實施高端人才引領、電力工匠塑造和青年人才托舉三大工程,推行“揭榜掛帥”和“賽馬”等制度,弘揚科學精神、工匠精神,營造尊重人才、崇尚創新的氛圍。
2021年,公司共6個項目獲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截至目前累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91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9項、二等獎80項。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擁有有效專利達到110432項,連續多年排名央企第一,其中發明專利44867項,排名央企第一。新發布國際標準14項、立項國際標準22項,首個“區塊鏈+碳交易”IEEE國際標準成功立項,首個ITU-T標準獲批立項。
陜西電網開啟“一張網”融合發展新階段, 公司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2021年8月6日,由國網陜西電力公司和陜西地方電力公司融合設立的國網陜西省電力有限公司揭牌成立,實現全省電網統一規劃、統一調度、統一管理,開啟了“一張網”融合發展新階段。
公司把改革創新作為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關鍵一招”,按照公司“改革深化年”各項部署,以更大力度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取得新的突破。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70%的目標任務。持續完善公司各層級治理制度和機制,完成子企業董事會應建必建、配齊建強、外部董事占多數年度任務。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研究制定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工作指引,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支持“雙百企業”“科改示范企業”和發改委混改試點企業大膽探索實踐。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改革要求,全力配合完成裝備制造業務改革。
積極推進電力改革。深入貫徹落實中發9號文件精神,印發《省間電力現貨交易規則(試行)》,進一步擴大市場范圍、豐富交易主體、完善交易機制。全面梳理電力市場建設對公司各業務環節提出的新要求,推進業務模式創新和流程優化,提升公司整體運營水平。做好代理購電和市場交易重點工作。
國家電網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等一批重點工程投運, 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和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2021年12月30日,世界裝機規模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國家電網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投產發電,顯著增強了華北電網新能源消納、系統調節、電力保供能力,為北京冬奧會充足綠電供應提供更加堅強有力的保障。12月26日,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投運。6月21日,±800千伏雅中—江西特高壓直流工程竣工投產。一年來,公司全力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加強送受端區域主網架和跨區輸電通道建設,提升電網資源配置能力和清潔能源消納能力。
2021年,公司切實抓好“十四五”規劃前期工作,加快構建堅強骨干網架,助力能源清潔低碳轉型,南昌—長沙特高壓交流工程、青海750千伏托素輸變電工程、750千伏吐魯番—庫車輸變電工程投產,陜北—湖北特高壓直流工程低端啟動送電。閩粵聯網工程,白鶴灘—江蘇、白鶴灘—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南陽—荊門—長沙、荊門—武漢、長灘電廠送出特高壓交流工程開工建設。白鶴灘電站送出后續工程、川藏鐵路配套供電工程等專項工程建設加快推進。駐馬店—武漢、福州—廈門特高壓交流工程等取得核準。川渝特高壓交流,金上—湖北、隴東—山東特高壓直流等工程納入國家規劃。安徽績溪抽水蓄能電站全面投產、創下國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新紀錄;吉林敦化、山東沂蒙、黑龍江荒溝等抽水蓄能電站投運,江西奉新、浙江泰順等抽水蓄能項目取得核準。全面完成城市老舊小區和城中村配電網改造、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年度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