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磅礴富邊疆
——新疆電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紀實
李易峰 王毅 曾玲玲 張利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新疆工作,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審視、謀劃、部署新疆工作,形成了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2022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來到新疆考察調研,要求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奮力建設團結和諧、繁榮富裕、文明進步、安居樂業、生態良好的美好新疆。
十年來,新疆電網高速發展,形成了“內供四環網,外送四通道”的主網架結構,將新疆能源資源優勢不斷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電網縱橫強基礎
內供外送齊發力
9月26日,阿勒泰布爾津縣已經有了絲絲涼意。750千伏阿勒泰變電站當日值班員正在對站內設備開展紅外測溫、查看充油充氣設備油位表計。“我們站近期要對設備進行全面巡視,做好迎峰度冬準備。”750千伏阿勒泰變電站站長董輝說。
2020年10月14日,阿勒泰—準北750千伏輸變電工程正式投運,實現750千伏電網全疆全覆蓋。從2010年10月,新疆電網誕生首條750千伏電壓等級帶電線路,到如今750千伏電網覆蓋全疆,南北疆電網互供互濟能力、新能源消納能力和全疆資源優化配置能力達到全新水平。
經過一代代新疆電網人的努力,新疆電網實現了質的飛躍。源源不斷的電能不僅滿足了天山南北用能需求,還將富余電能外送華東、華中等地區。
2019年9月±1100千伏昌吉—古泉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以下簡稱“吉泉直流”)建成,新疆電網形成了“兩交兩直”4條外送通道的格局,外送能力達2500萬千瓦,為新疆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搭建了新平臺。
今年以來,全國電力供需形勢緊張。吉泉直流輸電功率先后進行兩次調增,從年初的900萬千瓦提升至最高的1100萬千瓦,成為全世界輸電功率最大的直流工程,日輸送電量可達2.419億千瓦時,創世界直流輸電工程輸送功率之最。
截至今年8月底,新疆累計外送電量達5717億千瓦時,其中新能源電量達1605億千瓦時,累計外送到全國2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實現了新疆的一束光、一陣風,點亮華東、華中萬盞燈。
目前,±800千伏哈密北—重慶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相關工作正在加緊推進。預計到2025年,新疆將形成“內供七環網、外送六通道”的主網架格局,疆電外送最大功率可提升至3300萬千瓦。
延伸電網送光明
用心用情惠民生
9月25日,位于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縣的大同鄉秋景宜人、遠山如黛。該鄉小同村村民巴合提亞爾將自家民宿打掃得干凈整潔,等待客人光顧。“以前靠小水電,好多電器都用不了,現在電力充足,生意也不錯。”巴合提亞爾說。
大同鄉位于帕米爾高原腹地,距離縣城180多千米,平均海拔在3800米以上。經過一年的艱難施工,新疆電力于2020年6月29日把穩定的電能送入了大同鄉,標志著新疆最后一個未接入大網電的鄉正式通電,也意味著新疆11個光伏行政村全部通上大網電,1535戶農牧民告別“抱著光伏板找太陽”的歷史。
如今,大同鄉居民建成了20余家民宿,在旅游旺季,平均每家民宿日均增收300多元。“現在有了充足的電,我們引導農牧民發展牧家樂、民宿,致富渠道也在不斷拓寬。”大同鄉黨委書記張國碧說。
“富民興疆”,蘊含著黨中央對新疆各族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鄭重承諾。
2013年6月7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簽署了無電地區電力建設工程協議。2014年9月25日,新疆電力提前15個月完成了電網延伸覆蓋范圍內的戶戶通電任務,全疆98.4萬人結束了無電歷史。
“十三五”以來,國家電網公司投資322億元,在新疆開展了電力惠民利民工程。
2017年6月,新疆結束了新一輪農網改造升級兩年攻堅戰,748個小城鎮(中心村)電網,為992個村通上了動力電。
2019年12月,國家電網公司提前半年完成新疆“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電網建設任務,惠及南疆地區33個貧困縣439萬貧困群眾。
從“村村通電”“戶戶通電”到“村村通動力電”,新疆的一項項電網工程陸續建成投運,廣大農牧民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為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障。
促進能源轉型
不負綠水青山
新疆旅游資源豐富,自然生態神奇獨特。
新疆電力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各大景區建設完善電力設施,支持“全電景區”建設發展,讓景區水更清、草更綠。
2019年6月起,天山天池景區實現了區間車、游船全部電氣化,景區內酒店、餐館、商鋪也都用上了電鍋爐、電烤爐等設備,成為全疆首個國家5A級“全電景區”,每年可減少標準煤燃燒1200噸、減排二氧化碳3000噸。
此外,喀納斯、那拉提、賽里木湖、可可托海等諸多景區也都用上了清潔電。
新疆是我國的重要能源生產基地,新疆電力結合區域和行業發展,因地制宜、穩妥有序推進電能替代,助力新疆能源終端消費清潔化,實現綠色發展。
在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34座廊橋已全部完成橋載電源替代輔助動力裝置改造,減少了航空燃油的消耗和航空污染物的排放。
在阿克陶縣絲路佳苑陶小馕產業基地,750個馕坑全部為電馕坑,年替代電量達360萬千瓦時,相當于減少標準煤燃燒1400余噸。
此外,電加熱果品烘干房、薰衣草電蒸餾、棉花電烘干等示范項目也在全疆各地興起。2012年以來,新疆電力結合各地實際推廣電能替代項目7萬余個,完成替代電量358億千瓦時。
在服務“雙碳”目標方面,新疆電力正在積極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改善新疆電源結構。
2017年和2019年,國家電網公司在新疆分別開工建設2座抽水蓄能電站,總裝機容量240萬千瓦,設計年發電量共37.78億千瓦時,首臺機組預計于2023年投運。
此外,由新疆電力與新疆龍源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充換儲調”一體化示范站也在加緊建設中。
舵穩當奮楫,風勁好揚帆。一條條銀線穿越三山兩盆,有服務大局的濃粗筆墨,也有惠及民生的細心勾勒,在新時代的征程中,新疆電力走出了建設大電網、展現大作為、開創大事業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