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直接服務都勻十萬余戶用電客戶的貴州都勻供電局城區分局,以客戶為中心,將這樣的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營銷服務中,通過營銷崗位的黨員干部和先進個人,帶動該局營銷工作和優質服務更加深入、細化、絲絲入扣,營造出和諧、友善的供用電關系和環境。
2014年都勻供電局城區分局第三方客戶滿意度75分,同比提升1分;“多彩貴州”文明行動群眾滿意度調查數據分析,受訪者對黔南州供電服務的群眾滿意度分值為87.92分,在全州九個重點領域的調查中排名第一。
轉換服務理念,被動變主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為社會服務、凝聚人心紐帶的指航標,它是建立在為人民服務的基礎上的。”
長期以來,城區分局一直努力探索優質服務的最佳模式。如今供電企業是“電老虎”的觀念在都勻百姓中已成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供電企業已成為老百姓心中有求必應的“電保姆”。
2014年6月,城區分局營銷人員在都勻市迎恩六組開展“走進社區”的用電宣傳時,該村組用戶紛紛反映近段時間在做飯等用電高峰期會出現電壓不穩定情況,經過現場工作人員了解,原來這20多戶用戶一直以來與一所中學合用一臺變壓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迎恩六組村民紛紛在原來小木屋基礎上新建了兩三層的小屋,并添置了不少家用電器,受到變壓器容量和供電半徑的制約,用戶在用電高峰期會感到電壓不穩。工作人員立即向分局領導匯報,分局領導高度重視,急用戶之所急,立即調整大修技改計劃,經過多方考慮后,利用以前輪換下來的一臺100千伏安配變,確保迎恩六組的用戶用上“放心電”。做回訪時,迎恩六組的用戶感激地說:“謝謝你們,剛給你們反映問題沒多久就幫我們解決了,現在我們可以放心用電了!”
這樣的贊美,與城區分局更加優質、規范、便捷的服務分不開。該局不再是被動地等待客戶提需求,而是主動出擊、上門服務:主動上門服務企業,為其提供節能建議、免費檢查設備;主動走進社區,宣傳階梯電價和供電常識,搭建與居民客戶間的互動橋梁;主動上門開展代扣業務,無償開通零障礙繳費渠道;主動邀請第三方測評機構,多渠道收集客戶信息和建議等。
2014年,城區分局共完成了6次“走進社區”客戶服務專項活動、2次“走進校園”供用電常識宣傳、46家工業客戶的節前走訪、13個社區的“社區聯建”建設工作、1275戶“四類客戶”和49家州直機關單位的走訪等。服務觀念的改變,使更多百姓了解了供電企業的服務理念和服務內涵,有效改善和促進了企業與客戶間的供用電關系朝良好方向發展。
提升服務品質,開展私人訂制個性化服務
要為群眾服好務,“一碗水端平”的理念是行不通的。必須讓服務與時俱進,不斷滿足用電客戶日益提高的標準和需求。
為此,城區分局推陳出新,為勻城百姓推出不少個性化服務,如“電子郵件送清單”,將每月的電費以電子郵件的方式投遞到企業客戶郵箱中,以便該類客戶及時了解電費信息;聯合黔南州郵政局,為都勻城區居民客戶發送“中秋節祝福信件”及《居民用電服務手冊》4萬封,有效擴大了客戶對年度階梯電價及相關用電信息的知曉范圍;針對勻城幾大小區“私人訂制”了該小區的產權分界點示意圖,讓老百姓明了所在小區用電設備的產權歸屬,便于其行使合法權益等。
針對重要客戶,城區分局制定了個性化的“一戶一冊”保供電方案,并保證每年修編,據悉截止2015年初,共修編完善了包括貴廣高鐵用戶的28份“一戶一冊”,準確掌握了客戶端設備信息,同時增加了應急模塊,確保對用戶的供電安全穩定。
為了供好電給客戶,城區分局一直以來不斷努力提升供電可靠性,通過從基礎管理、電網規劃、電網建設、運行管理、供電服務、技術創新等方面開展工作,在不斷優化網架的同時,把重心放在管理上。一是對計劃停電實施精細且管控嚴格的分級審批制度;二是牢固樹立“逢停必轉”、“誰申請,誰負責轉供電”思路,將具體的轉供電工作落實到檢修班組和施工隊;三是大力開展帶電作業和保供電工作。以一條線路上換多個開關為例,相比以前的全停電開展工作,現在的方式是經過安全和精細管理的考慮,每次只更換一個開關,采用帶電作業的方式解開引流線再掛地線,如果此開關支線上有用戶,或通過環網轉供或通過應急發電車(機)保電或結合專變用戶年度定檢預試時間建議其借機開展檢修等方式,確保不影響任何用戶用電。
隨手翻開某條10千伏支線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工作內容、保電時間計劃、工程時間節點及步驟、施工安全風險辨識及控制措施均詳細敘述,其中時間節點以分鐘來控制,方案審查時,與各環節負責人充分溝通,確認各環節所需的準確時間,停電操作環節配調實行操作預通知,操作人員提前到現場做準備……經過多項“看不見”的努力,確保每個步驟完成時間偏差不超過15分鐘。
個性化服務的推出,改變了勻城用電客戶對供電企業的陳舊觀念,使客戶感受到了供電局的用心和真誠。
黨員先行,以求是精神做好營銷服務
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
在城區分局的營銷團隊中,有這樣一支“紅色”隊伍始終擔任著“領頭羊”的角色。這支隊伍,由用電檢查、營業廳、搶修班、裝表班等多個營銷班組的11名黨員骨干組成。對內,他們不懼苦累,凡事沖鋒在前;對外,他們兢兢業業,真真切切為百姓做實事,做好事,樹立了供電人的良好服務形象。
2014年的“五一”假期,居住在都勻市地質隊小區的張女士家突然停電,該用戶立即撥打“95598”服務熱線求助,經檢查是用戶表后線故障導致停電,雖然該類故障不屬于供電局搶修范圍,但考慮到節假日期間用戶的實際需要,裝表班老黨員蔡建榮放棄了個人休假時間,匆匆攜帶工具奔赴現場,并在最短時間內為張女士家恢復了供電。此事得到了張女士一家和地質隊小區居民的一致好評,大家均表示,現在供電局真正成了老百姓的供電局,現在供電局的服務真正讓人感到了放心、舒心。
2014年8月11日深夜23時10分,城區分局帶電作業隊接到一項保電任務——10千伏東峰線、東鞍線突然停電,涉及州委州政府、黔南州人民醫院、黔南州信息管理中心等重要客戶,立即開展應急保電。此時夜空正下著大雨,接到電話后,一支13人的保供電小組成立,工作班成員接到電話后各自從家立即趕赴辦公室,經過對電網結構、單線圖及周圍環境的分析,立即準備好工具,開著兩輛發電車趕往現場。
23點35分左右,所有人到達現場,由于現場路燈照明光線太弱,大雨又阻擋了光線,所以保電人員穿著雨衣,利用手電筒、應急頭燈、應急燈等照明設備,齊心協力開始施放電纜、接續電纜頭。不一會兒,大家全身被雨水淋透,雨水順著安全帽帽檐、衣襟、褲管往下流。“我當時的想法就是,用最快的時間施放完電纜,給停電的用戶及老百姓送去光明,無論風雨多大一定完成好保電任務。”帶電作業隊隊員桂昆說,30分鐘后,發電車開始運作,雨夜中只見電燈又亮了起來,大家抹了抹臉上的雨水和汗水,趕緊到車上避雨。
諸如此類的事情還很多,無論是出謀劃策,還是真抓實干;無論是主動上門服務,還是休息時間的搶修,城區分局的黨員們一如既往地走在隊伍最前面,不搞形式主義,不走過場,不搞假大空,始終以實際行動認真踐行著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萬家燈火,南網情深”的真諦。
從根本上來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出發點是為民服務,創造互相尊重,友好和諧的社會氛圍,供電企業“以客為尊,和諧共贏”的服務理念與之不謀而合。城區分局在營銷服務中所進行的每一點探索和努力,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佳實踐和體現。
來源: 中電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