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省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近年來,潮濟村本著修舊如舊、建新如古的理念,開展老街修繕和重要歷史遺存重塑工作。電力作為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其現代化的設施建設能否與古香古色的老街環境相融合,成了一大難題。
在潮濟村的修繕過程中,黃巖區供電公司積極規劃和改造村莊基礎電力設施,在不破壞原建筑的基礎上增加了線路的安全可靠性。“目前,潮濟村電力改造已進入三期工程,正在更換老街附近的老舊破損電表箱。”黃巖公司胡志良說,更換過的電表箱比原先更加美觀、簡潔,實用性和安全性更強。
在潮濟老街,筆者看到,連接著家家戶戶的戶外電線都用朱紅色的PVC槽板包裹著,胡志良告訴筆者,這些槽板原本是銀灰色的,為了與建筑色彩相協調而上了色。在電力員工的巧手布線和細心“裝扮”下,經過電力修整的潮濟村恢復了原先的純樸典雅,既為村民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電力,又保持了潮濟村的原味特色。
在嶼頭鄉沙灘村老街入口,筆者遇到了村民黃秀琴,提起以前的老街入口她不無感嘆,“以前游客經過這里,常常都會指著電線桿和變壓器,說它們破壞了老街的形象,后來供電公司把他們移走了,好看多了。”黃巖公司嶼頭供電服務站站長蔡蘭森介紹道,沙灘村老街的入口處原有一個桿上式臺區,兩根電線桿佇立在老街入口處,一個古樸的歷史文化村落,這樣一個電力設施的存在尤其顯得突兀,嚴重影響了老街的整體效果。
在古村落建設與保護的過程中,黃巖公司重新設計方案,對公變臺區進行移位,拔除舊電線桿,以保持整體古村落建筑格局的視覺完整。為了提供沙灘村可靠的供電保障,滿足該村經濟發展和村民對現代生活的需求,該公司還將村里原有三個臺區增加至五個,容量從原有的525千伏安增加至1105千伏安,將原有4平方毫米廊下線調換成16平方毫米的導線供電,為沙灘村打造成為內外兼修、極具江南特色的“歷史文化村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與建設中,黃巖公司根據當地的歷史環境景觀,用心布置電力設施,對電力線、通訊線、閉路線進行統一規劃和整治。據了解,自2008年起,該公司在全區推廣農村電氣化建設工作,僅8年時間,潮濟村和沙灘村就經歷了三輪大改造,分別投入300多萬和450多萬元,而正在動工修葺的寧溪鎮烏巖頭村也已經投入了近200萬元。為了配合古村落的休整,供電公司隨時關注著這些村莊的需求,其間的小改造更是不計其數。 來源:中國臺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