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新建水泵站供電
為滿足城市供水需求,阿爾山市建成供水廠一座,日供水2萬立方米,溫泉街至伊爾施地區21公里管網已建成,位于老伊爾施附近的阿爾山市雪源水業新建一座泵站,需從哈拉哈河引用水經過泵站加壓后再供給阿爾山市區,直接涉及5萬人口用水問題,該項目為丹麥貸款供水工程,有望在年內實現集中供水,這一民心工程能否實現,電力保障至關重要。
阿爾山市供電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多次主動與相關部門聯系協商架設電力線路事宜,于2013年的6月18日對雪源水業泵站實施電力線路架設工作。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復雜,要經過兩座簡易木橋,走過一段沼澤地,吊車在往現場運送電纜等材料時陷到沼澤地內,只能用鉤機拖出吊車。濕地施工,只能靠馬車進行輔料運輸。
該改造工程新立電桿41基,新架10千伏線路導線2800米。為盡快完成施工任務,選擇在清晨6點進行施工,兩組同時展開施工作業,經過四天奮戰,6月22日,圓滿完成上電任務,雪源水業泵站即將向阿爾山市市區供水。為廣大群眾解決了用水難題,獲得了地方政府的贊譽。
為污水處理廠上電
為了使造福阿爾山市廣大群眾的污水處理廠工程盡快建成投運,阿爾山市供電公司積極聯系該項目負責人,了解項目用電需求,為該項目提供全方位的電力服務。
2013年7月29日至31日,公司施工人員利用三天時間,克服施工過程中的重重困難,優質高效地完成了該工程的施工任務,鋪設高壓電纜40米,安裝一臺500千伏安干式變壓器和一臺分接柜。
實實在在的舉動,供電公司將優質服務的理念真正落實到了行動中,有力地促進了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得到了社會各方的肯定和稱贊。
為供暖中心架線
阿爾山市雪源熱力有限責任公司天池鎮集中供熱項目,正在辦理項目前期手續,主體鍋爐已經采購,年底前土建工程封頂,完成鍋爐調試。阿爾山市供電公司了解此項情況后,于2014年8月25日,派出了20名技術人員,為供熱公司架設10千伏線路1.7千米,立桿28基,導線1000米,鋪設電纜300多米,安裝了兩臺800千伏安廂式變壓器,確保了供暖公司的電力供應。投入使用后可集中供熱60萬平方米,保證火車站組團集中供熱、阿爾山市醫院、教育園區、天池花園棚戶區居民等供熱。
為中蒙口岸傾情護航
阿爾山口岸位于阿爾山市西部45公里中蒙邊界努木爾根河右岸門山處,與蒙古國松貝爾口岸相對應,這是與蒙古、獨聯體以至整個歐洲開展經濟技術合作,擴大產品出口和勞務輸出,擴大對外開放和發展國際旅游業的重要通道。 為保證通道正常供電,阿爾山市供電公司于2012年9月份開工建設,新建66變電站一座,安裝一臺主變10000千伏安,66千伏線路全長7.01公里,10千伏線路出線4回。 預計2014年12月30日之前投入使用。為蒙古輸送10千伏電力提供堅強保障。也為增進中蒙兩國人民友誼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為棚戶區居民送福音
阿爾山市伊爾施鎮,距離中蒙邊境40公里,這里常年寒冷濕潤,冬長無夏,春秋相連,平均海拔1100米。由于電網老舊,取暖負荷高,伊爾施棚戶區用電側電壓較低。為此,阿爾山市供電公司精心規劃伊爾施棚戶區供用電改造工程,讓居住在棚戶新區的居民過上更亮堂的生活。
“我學會了用電飯煲做飯”
“新居有水、有電、有網線,還不用裝修,我和母親做夢也沒想到,政府為我們提供了這么好的生活條件”。
2014年7月31日,陽光明媚。家住阿爾山市伊爾施鎮棚戶區居民李明,今年51歲,是剛從河西平房搬入棚戶區的群眾之一。他3歲時發高燒,之后身患小兒麻痹造成殘疾,18歲時,靠修自行車為生。成家后日子過得很艱苦。
去年,李明家原住50年的平房突然塌陷了,危及人身安全。今年7月份,街道負責人通知他搬新家,新房由原來的30平方米變成了71平方米。李明母親高興地說:“ 黨的政策好啊,我住上了夢寐以求的新房。用電也好啊,再也不需要用大鍋來做飯了。孫子教我學會了用電飯煲做飯和電炒勺炒菜!”
71歲老人白金山從東溝里搬到棚戶區,他高興地說:“我在阿爾山東溝里住了55年,以前,一到刮風下雨就停電,現在好了,也不停電了。家里換個燈泡還得麻煩供電所,一打電話人就到了,服務不要錢,供電所的小伙們,都挺好的。”
據了解,棚戶區改造是當地黨委、政府為改造城鎮危舊住房、改善困難家庭住房條件而推出的一項民心工程。棚戶區的電網建設,也是阿爾山市供電公司工作的重中之重。5年來,棚戶區的電網建設投入大、效果好。棚戶區電力建設負責人李國軍介紹:“僅2013年,棚戶區改造工程就投入網改資金130萬元,安裝了3臺500千伏安變壓器。”
為天池景區線路消缺
“您們真是及時雨,非常感謝您們為天池景區服務。”2014年9月12日,天池景區后勤負責人對前來排查用電隱患的阿爾山市供電公司員工感激地說。
阿爾山市旅游資源豐富,在打造體現草原文化獨具北疆特色的旅游觀光休閑度假基地方面有基礎、有優勢,天池、杜鵑湖等蜚聲區內外的旅游休閑景點,每逢“十.一”黃金周,游客接踵而至。
旅游熱,特別是春、夏、秋季游客接待量驟增,給供電服務提出更高要求。為此,該公司專門制定旅游景點用電服務:抽調精干力量,對涉及旅游區的變電站、線路以及客戶配電設施進行地毯式巡視檢查,將查出的問題現場向客戶反饋,督促協助整改,并配合景區工作人員對景區供電線路和設備進行拉網式檢查,發現隱患及時消除,確保旅游景點安全供電。
目前,已全部完成主要景區的隱患排查工作,線路正桿12基,改造線路150米,維護供電線路100余公里。保證國慶期間旅游景區的安全供電。
國慶保電義不容辭
又是一年秋檢的日子,公司各個崗位員工勤奮工作,不計得失,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作出了應有貢獻。保證十一期間安全供電。筆者采訪中選取一名變電運維人員的一篇日記以饗讀者。
時間:9月27日,天氣:晴轉小雨 偏北風3--4級 氣溫8-17℃
“叮鈴鈴”一陣刺耳的電話鈴聲響起,66千伏溫泉變電站兩名值班員剛靠在椅子上,聽到電話響聲不約而同從椅子上彈起??纯词直?,已經9月27日清晨6點。
“將66千伏溫泉變10千伏兩伊線由運行轉檢修,好的,操作票已經準備好,可以操作”,主值班員代興艷一邊復誦調度指令一邊習慣的用筆做著記錄,掛完電話立即轉身對副值班員張曉娟說:“保持清醒,堅持一下,準備停電”。
一樣的唱票復誦、一樣的規范操作,大家沒有因為疲勞或是凌晨無人監控而放松半點規范動作。 二十分鐘過去了,最后拉開開關后,匯報調度。
停電操作后已是早晨六點半,省檢公司的工作人員已經到溫泉變電站開始安排今天的工作。代興艷在變電站做好各方面記錄。大家提起精氣神,一定要確保安全,現在抓緊時間洗洗衣臉精神精神。”
下午17時50分,將66千伏溫泉變10千伏兩伊線等線路恢復送電。
“百人如一人,千天如一天,萬次如一次”這是對變電運維人工作的最好詮釋。
變電運維工作是平淡的,沒有刻骨銘心的感人事跡,也沒有熱火朝天的浩大場景。人們歡度佳節,他們卻守在主變旁;每天陪伴他們的是設備上亮出的指示燈、光字牌,場地內變壓器發出的“嗡嗡”聲,儀表里跳動的各項數據,看到的是他們在倒閘操作時嚴肅認真的神態,聽到的是他們處理事故時忙而不亂的腳步。
面對末來發展的美好前景,阿爾山電力人將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撓的精神,自我加壓,埋頭苦干,續寫阿爾山電力新輝煌?。ㄍ趿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