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系統工程,需要建設推動科技創新的"高速路",厚植科技創新沃土,為科技創新創造良好環境。要精心打造助推服務、人才聚集、文化培育"三條生態鏈"。”近日,國網黑龍江省電力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在科技創新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兩大金獎 推動科技創新
“遠程運維一體化機柜使運維人員不用到現場就可以對各基層偏遠節點網絡設備進行實時遠程環境監控、遠程斷電重啟、遠程操作指導及斷網情況下的應急終端撥入等操作,概括起來就是不用管、不用去、先處理、更省錢。”11月15日,記者隨同國網黑龍江電力科技信通部信息處處長,一起走進信息通信調度監控大廳,探訪“遠程運維一體化機柜”上線運行的成效。
科技信通部詳細介紹了在“互聯網+”時代下,國網黑龍江電力自主研發的“遠程運維一體化機柜”可長期穩定運行,支持通過網絡和多種帶外方式對柜體本身和柜內安裝設備遠程管理和操作,提供機房所有動環要素,通過數據采樣分析柜內設備的物理參數,可提前感知和預警故障,提供信息通信設備完美運行環境。
在第43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覽會上,國網黑龍江電力研發的“遠程運維一體化機柜”是繼“人員工位狀態自動感知集中顯示系統”獲得第42屆日內瓦國際發明金獎后,獲得的又一次特別金獎,這是中國企業參展以來首次獲得該項榮譽,也是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該項目同時還榮獲了香港科技團授予的創新獎。
目前,“遠程運維一體化機柜”已在該公司所屬300個信息通信節點進行了部署和應用,連續穩定運行時間超過兩年,為信息通信設備提供了一個安全相對隔離的放置空間,滿足設備不間斷運行的溫度、防塵和電源的環境要求,同時可實時監測設備的運行環境數據、供電情況和工作狀態,實現了對網絡設備機柜級的微環境控制。
能源互聯 突破低溫項目
黑龍江省地處中國最北端,冬季氣溫低、時間長,最低氣溫曾達零下52.3攝氏度。位于大興安嶺地區的漠河縣冬季氣候嚴寒而干燥,結冰期長達7個月以上,曾出現冬季和夏季近百度溫差的極限氣候。
2008年,國網黑龍江電力組織多學科專家,開展高緯度地區輸變電設備低溫運行技術試驗研究項目的技術論證。2010年,高緯度地區輸變電設備運行技術的試驗研究項目正式獲得國家電網公司立項批準。同年9月,漠河低溫環境輸變電設備試驗站動工興建,12月30日竣工投運,2012年7月順利通過交接驗收。
高緯度低溫環境輸變電設備試驗站是國網黑龍江電力特高壓交直流試驗基地的補充,可針對國內電網輸變電設備在低溫下出現的問題開展試驗,深入研究高緯度低溫條件下輸變電設備運行的特殊性,獲取關鍵核心試驗數據,研究成果可應用于東北和西北等電網。
據科技信通部趙君主任介紹,目前在漠河低溫試驗站,我們完成了1000千伏特高壓隔離開關破冰、500千伏及以下輸變電設備電氣性能試驗等12項低溫試驗研究,開展了低溫環境下電力生產關鍵技術應用基礎研究,研發了適用于低溫環境的戶外型800千伏工頻串聯諧振試驗裝置。
2016年6月和8月,國網黑龍江電力分別進行了“高緯度地區輸變電設備低溫運行技術的試驗研究”“低溫條件下六氟化硫氣體檢測技術及電氣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等研究,累計發布成果15項。
與此同時,國家電網公司命名的“輸變電設備極端環境(高寒)運行與檢測技術實驗室”將創建具有國際水平的綜合試驗體系,推動高緯度高寒地區電氣設備運行試驗電壓升高、技術升級,持續深化相關理論和技術創新,為構建全球能源互聯網奠定技術基礎,全力打造國際領先的高寒地區電力設備技術科技攻關團隊。國網黑龍江電力也將搶占全球能源互聯網向北拓展的最好時機。
云平臺建設 保障電網發展
11月16日,記者在科技信通部看到,信通工作人員打開辦公內網機器,屏幕的右下角就彈出2條即時通訊協同平臺的消息通知,提示在郵件系統中收到了一封新郵件,在協同辦公中的一個公文需要處理。他只是點擊了這2條消息,就進入到相關的處理頁面,即時通訊協同平臺大大節省了專業管理人員的工作時間。
一直以來,國網黑龍江電力扎實推進即時通訊協同平臺建設,建立包含多種信息的基礎支撐平臺,融合“即時消息、文件、圖片、郵件、語音、短信”等多媒體數據業務,支持內網、外網和移動多種終端,通過分布式部署,逐步實現平臺內外消息和業務待辦提醒互通。
近年來,國網黑龍江電力開展了OpenStack云計算平臺建設,實現了資源管理、資源部署、資源配置的自動化管理。同時基于該項目建設,創新開展運維自動化體系研究,顯著提升了運維標準化和自動化水平。
國網黑龍江電力成功研發并深化應用“高性能數據庫一體化解決方案”,改造優化系統服務端架構,有效緩解了營銷信息系統運維壓力,提升了運行水平,降低了信息安全風險,提高了客戶滿意度,有力推動了供電優質服務創新和智能營銷的發展。
針對目前嚴峻的信息安全態勢,國網黑龍江電力借鑒參考目前國內外主流的信息安全防護手段,整合選用各類信息安全防護設備,建設了獨有的信息安全三層防護體系,經過了國家電網公司“紅藍隊”信息安全攻防演練的實際驗證。 來源:英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