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年底,國資委正式把電力企業巨額虧損的性質認定為“政策性虧損”,虧損原因定為“價格倒掛”。有關專家建議這種“政策性虧損”應得到國家財政補貼,坊間也曾一度流傳電力企業將得到注資的消息,但目前仍未見下文。對于電力企業而言,打“翻身仗”成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
?
2009年火電企業“成敗在煤”
?
平安證券煤炭行業研究員陳亮認為,電力企業經營形勢并不會像人們想象的那樣糟糕,“2009年會比2008年好”,這主要在于煤價的下降,市場煤價下降40%,火電成本便下降20%,加之受經濟危機影響,近幾個月,煤炭需求量減少導致的煤價下跌對于火電企業是利好。
但發電企業內部并不認同煤價已經下降的說法,業內人士指出,不可否認大環境導致煤炭需求低迷,市場煤價下行的格局基本形成。但應當看到,多數重點合同電煤價格仍然沒有下降,少數重點合同還出現提高煤價的情況。
大唐集團一位中層管理人員表示,市場煤價的下滑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合同煤價快速上漲的心理預期,致使合同煤價的上漲趨勢放緩。由于從今年1月1日起,煤炭行業的增值稅從13%上調到17%,增加了4個百分點。煤炭企業自然希望將這些增加的成本轉至下游,加之小煤礦關停、新電廠投運需煤量增加等因素,國內煤炭價格保持高位運行的支撐點還存在,重點合同電煤價格還有上升的可能。
此觀點可從多個角度得到證實。2008年12月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通知明確表示,煤炭價格繼續實行市場定價。這使得煤炭企業在隨后到來的煤炭訂貨會上增加了不少底氣。經歷了抱團取暖、試探底牌、互相攤牌、僵持拉鋸之后,煤電談判雙方意向差距明顯,煤炭訂貨會最終在12月27日暗淡謝幕,發電企業希望2009年降低經營成本的努力再次化為泡影。
??? 除煤價外,發電量和設備利用小時數也將直接影響火電企業2009年的經營狀況。一位基層電力企業負責人向記者表示,盡管煤炭合同尚未落實,但在大環境和成本壓力的共同作用下,2009年經營形勢的嚴峻程度更讓企業揪心。“目前最為要緊的是如何擺脫電力需求下滑的困境。”
分析人士指出,國民經濟增速下降導致全社會用電需求銳減,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大幅下降。隨著金融危機影響加深,電力需求將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發電能力卻在繼續快速增長,2009年第一季度全國裝機將突破8億千瓦,用電需求的減緩和供電能力的增加必然導致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繼續下降。
據中電聯統計信息部主任薛靜介紹,2008年,發電企業的設備利用小時數在4月之前延續2007年的升勢之后開始逐月回落,7月原本是電力企業迎峰度夏的保電高峰期,卻只出現簡單上揚之后的單邊下滑,到10月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開始全國性加速下滑。
據統計,2008年1月~11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數為4317小時,比去年同期降低269小時。薛靜表示,從目前的數據看,2009年全國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估計會繼續降低300小時,成為階段性的歷史最低點。2009年發電企業何時能夠扭虧,對于這一問題,國家開發銀行顧問吳敬儒表示,市場的問題還是要放在市場當中去解決,不能總是要求已經市場化的煤來履行“計劃電”的規則,要徹底解決電力企業政策性虧損問題,還是要寄希望于推進電價改革。
?
電網企業下半年有望脫困
?
2008年全年,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冰災和地震給兩大電網公司帶來超過400億元的損失,災后重建更需要巨大資金投入。此外,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國家發展改革委繼當年7月調整電價后再次宣布調價,將全國火電企業上網電價平均每千瓦時提高2分錢,電網經營企業對電力用戶的銷售電價不作調整。此次調價較之前一次調整具有更加明顯的針對性,便是要緩解發電企業的經營壓力,但是電網經營企業對電力用戶的銷售電價暫不作調整,這便意味著第二次調價的部分由電網企業來承擔,實際上是價格矛盾在電力行業內部進行轉化,問題并沒有真正得到解決,電網企業壓力加大。
在金融危機影響下,全社會用電量已經出現負增長,自然災害和政策性“掛賬”影響下的電網企業相當一部分收入來自其他業務的彌補和沖抵,主營業務也由于經濟不景氣而在2008年末慘淡收場,電網企業也隨之進入“寒冬”。
對電網企業2009年的脫困持樂觀態度的吳敬儒表示,電量消費能領先一個多月反映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因此在國內經濟回暖之前,電力必定會有所反映。國家層面決心要讓經濟回暖,采取的各項提振措施具有很多特點:一是投資數量大,行動快,決心大。二是過去投入往往局限于生產領域,這次是經濟社會全面的投入,所以拉動內需的作用要比以前大。生產投入會有風險,但是這次除了投入生產以外,還投入到基礎設施和社會工程,比較全面,因此這種局面不會拖得太久。
吳敬儒認為,電力需求2009年第一季度會好一些,有可能開始由負增長轉為增長,電力企業經營形勢也將向好。如果一季度能夠增長的話,下半年就有望回到一個平穩增長的狀態中。對于電網企業來說,只要大環境好轉,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售電量上升,電網企業的恢復能力非常強。但同時也要看國家是否對銷售電價有所調整。
就電網企業脫困具體時間表而言,薛靜則顯得更為保守一些,她介紹,按照2008年全年電力消費同比增幅回落7個百分點以上進一步推測,2009年電力消費的增長率則將比國內生產總值增幅低2~2.5個百分點。“盡管2008年國家出臺了拉動內需的政策,但傳導到電力企業則要等到2009年下半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