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9月30日電(記者賀迎春)9月29日,北京水立方,漢能發布薄膜太陽能新產品--漢墻。據漢能創始人李河君介紹,漢墻采用全球最先進的玻璃基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技術,兼具安全性與發電性能,是全球首套“發電墻綠色系統解決方案”。
漢能創始人李河君現場致辭
李河君表示:“隨著清潔能源的推廣和應用在全球達成共識,中國也非常重視清潔能源的應用和發展,生態文明被寫入憲法,‘藍天保衛戰’‘綠水青山’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出臺的各項政策也取得很好成績。然而實現理想目標、尤其是實現能耗大幅度降低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主要因為太陽能在建筑上的應用還沒有革命性的技術,而漢墻的出現突破性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太陽能不僅可以在屋頂上應用,還完全可以在墻面上大面積應用來大幅提升清潔電力的利用水平。”
李河君表示,在過去,擁有著悠久歷史的玻璃建材,僅僅只是建筑的一個組成部分。漢墻將先進的薄膜太陽能技術“植入”,讓普通玻璃變身“發電體”,顛覆了人們對傳統玻璃的想象。其次,漢墻作為一種高科技的新型綠色建材,可以和建筑的墻面結合在一起,成為會發電的墻,這顛覆了我們對于墻的想象。第三,漢墻讓每一棟建筑,不僅節能,還主動創造能源,成為綠色發電站,顛覆了對于建筑的想象;最后,漢墻讓成千上萬座建筑成為綠色、甚至成為凈零能耗建筑,由此可以誕生出了一個相互連接、電力能源自我依賴的城市,實現真正的生態城市,顛覆了對于城市的想象。
標志性建筑對未來建筑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直到今天,一提到城市的標志性建筑,大家都習慣于用高度去定義。李河君表示,優秀的地標建筑應該是采用高效的可再生清潔能源,并與建筑達到高度的融合與統一,獲得嚴格的“綠色建筑”認證,它是綠色的建筑、生態的建筑。
建筑師兼漢能太陽能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劉謙認為,如果說傳統的地標建筑“摩天大樓”是將人類與自然割裂開來,他期望打造的綠色新地標,目標是讓建筑像自然界中的花草樹木一樣,從陽光中汲取能量,并創造能量,從而成為自然的一部分。
李河君強調,薄膜太陽能建材市場完全屬于藍海市場,潛力十分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