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會講堂”入腦入心。洛村供電所將“晨會”與“道德講堂”有機結合,通過整合、融入形成豐富內涵的“晨會講堂”,并形成常態化,傳播企業文化,傳遞企業正能量,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工作熱情。一是創新活動載體。以每日“晨會”為平臺,將“道德講堂”融入晨會,堅持利用周一至周五早晨上班前15分鐘左右的時間,利用晨會部署工作時機,以“晨會講堂”的形式開展企業文化宣講活動;二是創新活動形式。堅持每日早晨以整齊列隊、口令報數完成人員考勤,以班組長帶班列隊的形式組織晨會,在日常工作安排部署環節后,利用五分鐘時間開展“晨會講堂”活動,以“班長領誦解義”、“員工輪流開講”、“感悟分享”等形式開展宣講活動;三是創新活動內容。“晨會講堂”活動分為“核心價值觀大家談”、“企業文化文化進班組”、“傳統文化大講堂”以及唱道德歌、誦道德經典等內容,以“一日一語,一唱一頌”的形式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國網公司企業文化理念和中國傳統文化道德思想,教育引導員工“知榮辱、明事理”,學習做人、做事道理,規范言行舉止,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次考核”依規治所。洛村供電所結合所內人員多、員工素質參差不齊的實際情況,采取“不以人治人,而以規章制度管理人”措施,全力推行“以規治所”制度建設。一是制定《員工二次考核辦法》。以安全管理、電費回收、優質服務為主線,將供電所電量線損經濟指標、日常管理、班組建設等工作融入到二次考核,從制度上確保供電所工作與縣公司重點工作的無縫對接;二是實行日考核月兌現管理制度。成立考核工作領導小組,所長負責總體安排,副所長負責考核中間環節的監督、檢查與協調,最后由考核小組負責考核評價,實行每日一考核、每月一兌現獎懲,從機制上保證考核工作有計劃、有監督、有執行;三是充分體現“多勞多得”原則。打破“大鍋飯”和“平均主義”,鼓勵員工通過積極主動工作獲得業績加分和考核獎勵,激勵員工積極“想事、干事、干成事”,臨時性工作由以前的“要我干”變為“我要干”,最大限度的調動了供電所員工的工作積極性。2014年所屬10千伏線損率3.79%,0.4千伏線損率6.12%,電費回收率100%,實現全年安全無事故,各項指標創同期最好水平。
“七條紅線”規范行為。洛村供電所針對供電服務最基層的特點,為員工和農電工劃設“七條紅線”,通過講規矩、守紀律,讓員工確立“底線思維、紅線意識。一是為供電所員工劃定“七條紅線”。針對供電所在城區供電,小用戶較多,電費回收和優質服務工作難題,嚴格執行營銷管理“七條紅線”(挪用電費、私增配變、私定電價、擅自更改配變容量、私動計量裝置、收費不開票或打白條、不按時營業),規范了供電所抄核收管理,從根本上解決了電費回收難題,做到了年底結零,杜絕了以電謀私行為;二是為農電工劃定“七條紅線”。將供電所員工“七條紅線”內容進行修改,制訂了針對農電工管理的“七條紅線”即:挪用電費、私增計量裝置、私定電價、私動計量裝置、收費不開票或打白條、故意刁難客戶、惡意停電。通過“紅線”,約束了農電工行為,提高了服務質量,2015年以來供電所消除了主觀類投訴;三是將《七條紅線》作為警示在供電所大廳懸掛。要求供電所員工和農電工常看、多思,敬畏“紅線”,不觸碰“底線”,并與農電工簽訂了紅線責任狀,同時將紅線執行情況納入日常監督抽查內容,對發現違反紅線的員工及時制止,并按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洛村供電所通過“三位一體”企業文化建設,供電所管理水平明顯提升,員工素質普遍提高,涌現出一批“技術能手”和“十佳標兵”,所容所貌整潔規范,員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供電所的凝聚力不斷增強,形成了爭先創優、奮發向上的良好局面。先后獲得省公司“達標班組”、邯鄲市“優秀青年崗位集體”、邯鄲供電公司“模范職工小家”、“電網先鋒黨支部”等榮譽。(張書慶 王良軍)來源:搜狐網